要<名>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中间象人形,两旁为两手形。表示两手叉腰。本义:人腰)
“腰”的古字
昔者,楚灵王好细要。--《墨子》
户服艾以盈要兮,谓幽兰其不可佩。--《楚辞》
故量食而食之,量要而带之。--《荀子·礼论》
又如:要膂(腰和脊骨。比喻重要部位);要章(腰间所佩的印);要支(腰肢)
五服之一。古代指离都城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区。如:要服(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。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);要荒(要服和荒服。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为荒服,泛指远方之国);要蛮(极偏远的蛮荒之地)
姓
要<动>
约请;邀请
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石崇每要客燕集。--《世说新语·汰侈门》
又如:要引(邀迎荐举);要约(邀约;邀请)
约言。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。亦指所订立的誓约、盟约;;
岂要黄河誓,须勒燕然石。--唐·崔湜《寒垣行》
又如:要约(立盟;立约;约定);要契(契约;盟约)
通“徼”。探求;求取;
不庶几,不要幸。--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下》。孙星衍云:“要与徼通。”
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。--《孟子·告子上》。赵岐注:“要,求也。”
要利之人,犯危何益?--《吕氏春秋·爱类》。高诱注:“要,徼也。”
又如:要禄(求取利禄);要福(祈求幸福)
通“邀”。拦阻;截击
使数人要于路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前日要政,政徒以老母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张良出,要项伯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要勒(遮拦;阻挡);要御(拦阻控制);要路(拦路;遮道)
迎候;迎接。如:要途(迎于中途);要候(中途等候;迎候);要道(遮道;迎候于路上)
约束;禁止;;。如:要约(控制;约束);要时(限约时间)
通“约”。胁迫;
明神洋蠲要盟。--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
且要盟无质。
虽不要君,吾不信也。--《论语·宪问》
以要晋国之成。--《国语·晋语三》
又如:要市(以要挟手段谋取利益或迫使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要求);要劫(胁迫劫待)
和;会合;。如:要结(结合;邀引交结)
审察;核实x;;。如:要囚(审察囚犯的供辞);要知(书简套语。鉴察,察知)
芝<名>
(会意。从艸,从之,之亦声。本义:灵芝,菌类植物的一种)
同本义
芝,神草也。--《说文》
采三秀兮于山间。--《楚辞·山鬼》。注:“三秀,芝草也。”
拔搴元芝兮。--《楚辞·谬谏》。注:“神草也。”
咀噍芝英兮叽琼华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。注:“草蒻也。”
土气和则芝草生。--王充《论衡》
也称“木灵芝”。真菌的一种,生于枯木根际。入药,为强壮剂。《神农本草经》有青芝、赤芝、黄芝、白芝、黑芝、紫芝。古人以为瑞草,服之可以成仙
芝生于土。…芝草延年,仙者所食。--《论衡·验符》
又如:芝草(即灵芝);芝圃(相传为仙人栽植灵芝的园圃);芝残(灵芝凋谢。比喻贤德的人凋零);芝艾(芝草和艾草。比喻贵贱、贤愚);芝田(传说中仙人种灵芝的地方)
形如菌盖的东西,多指车盖
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》
又如:芝车(古天子、诸侯亲耕籍田时的乘车。也称耕车);芝盖(车盖或伞盖。芝形如盖,故名)
香草。也作“芷”
芝兰生于深林,不以无人而不芸。--《孔子家语·在厄》
好我芳若芝兰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譬如芝兰玉树。--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又如:芝桂(芝、桂皆为香类的植物,因以喻志行高洁的人);芝髓(芝草的汁液);芝草无根(比喻人的成就,全靠自己的努力,而无所凭藉);芝艾(比喻美恶)
芝<形>
形容华美、华丽。如:芝颜(美丽的容颜);芝宇(尊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