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象树木形。上为枝叶,下为树根。“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“木”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。本义:树木)
同本义
木,冒也。冒地而生。东方之行,从草,下象其根。--《说文》
五行,木之为言触也。阳气动跃,触地而出也。--《白虎通》
木者,春生之性。农之本也。--《春秋繁露》
一树十获者木也。--《管子·权修》
庄子行于山中,见大木,枝叶盛茂。--《庄子·山木》
舜之居深山之中,与木石居,与鹿豕游。--《孟子·尽心上》
草木之花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鸟兽木石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宋无长木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或在木杪。--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又如:花木(供观赏的花和树木);木石(树木与岩石);木化石(树木的化石);木芽(草木的嫩芽);木表(树木的外层;树梢);木披(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);木斧(伐木斧头)
木料,木材;
朽木不可雕也。--《论语》
我善治木,曲者中钩,直者应绳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径寸之木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倚一横木。
木格贮之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木为之者。
又如:木猫(木制捕鼠器);木老鸦(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);木驴(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,可载犯人游街示众,用于剐刑);木弓(木制的弓);木瓦(覆屋面的木板);木尺(木制尺);木功(木材建筑,制作工艺)
五行之一。如:木王(春季以木为主宰);木行(五行中的木德);木气(五行气之一;肝气)
树叶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--杜甫《登高》
又如:木落(叶落);木脉(叶脉);木落归本
棺材
原壤登木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棺材也。”
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又如:行将就木
某些木制的器物
以木讯者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木<形>
呆笨。如:木楂(木桩。比喻痴呆的人);木人(痴呆不慧的人);木木(痴呆的样子);木鸡(呆笨态)
麻木;失去知觉
贾瑞听了,身上已木了半边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木木然(神情麻木的样子);木木樗樗(形容呆呆的样子);木立(呆立,失神站立)
朴拙
勃为人木强敦厚。--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
又如:木质(天性朴拙);木朴(质直,朴实);木强(质直刚强)
仙<名>
(会意。本作“僊”。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,加上“人”旁,表示人升高成仙。隶书作“仙”,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。本义:仙人)
同本义;
僊,长生迁去也。--《说文》
求僊人羡门之属。--《汉书·郊祀志》
仙圣为之臣。--《列子·黄帝》。注:“仙寿考之迹。”
神仙,古代神话和宗教中指修炼得道长生不死的人,或指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--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仙之人兮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如听仙乐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仙及鸡犬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仙机玄奥(深奥不可知晓);仙人劝驾(指有威望的人从中调解);仙醪(仙酒);仙闼(神仙的住处);仙机(奥秘);仙车(驾临);仙缘(可成仙的缘分)
超越凡品的人或事。如:自称臣是酒中仙;诗仙;歌仙;仙郎;仙卫;仙手
用于称道教的人和事物。如:仙箓(道仙的名册);仙翁(对老年道士的尊称);仙长(对道士的尊称);仙师(对道士、和尚的尊称)
仙女
民间传说故事中住在仙境(有时下凡)但又常善意地干预人间事务的年轻貌美的仙女。如:仙姿
中国古代用为艳妇、美女、妓女、女道士等的代称。如:怀仙;梦仙诗;仙妓
旧时对美分(百分之一美元)音译名生脱的简称,现在香港、台湾仍用;香港货币的分亦称“仙”
用于死或死者的婉词。如:仙去(去世);仙輀(灵车);仙久(去世已久);仙游(游于仙界,成仙);仙逝;仙几(死者灵前之几。几,老人凭靠之物)
仙<动〉
成仙
举家皆仙。--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金丹》
仙<形〉
轻松,自在;x;
行迟更觉仙。--杜甫《览镜呈柏中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