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<动>
(形声。从,也声。本指旗帜)
旗飘动
旖施,柔顺摇曳之貌。--《说文》朱骏声通训定声
施,旗貌。--《说文》
旖旎(施)从风。--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。索隐:“犹阿那也。”
假借为“吔”。给,给予。引申为施舍
施,予也。--《广雅》
德施普也。--《易·乾》。释文:“与也。”
施其功事。--《周礼·内宰》。注:“赋也。”
齐侯好示务施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惠也。”
旅有施舍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王施舍不倦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
留待作遗施,于今无会图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施予(给,给别人恩惠、财物);施生(施惠于人,给人生路);施人(施恩于人);施香(施舍香火钱);施食(施舍食物);施报(有所施与,则有所报答);施赈(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);施遣(施舍赠送);施泽(给予恩惠);乐善好施
设置;安放
施于中林。--《诗·周南·兔罝》
施三川而归。--《史记·韩世家》。正义:“施犹设也。”
秦政不施。--《汉书·蒯通传》。师古曰:“施,设也,立也。”
中有都柱,傍行八道,施关发机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于厅事之东北角,施八尺屏障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又如:施髟(安上假发);施灵(设置灵堂);施关(设立关卡);施置(处置;安排)
施行;实行;推行
施于有政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。包注:“行也。”
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上》
时北兵已迫修门外,战、守、迁皆不及施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今王发政施仁,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施为(施展;作为);施巧(施展巧技);施令,施命(施行政令);施张(施行);施呈(施展);施敬(施行庄敬之教)
散布;铺陈
云行雨施。--《周易·乾卦》
阴谢阳施。--潘岳《闻居赋》。注:“布也。”
又如:施布(散布;传布);施散(布施散发);施属(散布连缀)
加;施加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--《论语·卫灵公》
苟人事不施于其间,则莽莽榛榛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面如敷粉,唇若施脂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施肥;施朱(涂以红色);施粉(涂粉);施检(加印密封)
判罪
施生戮死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。注:“行罪也。”
又如:施行(处决,执行死刑;处置,发落)
陈尸示众
及文公入,秦人杀冀芮而施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君子不施其亲。--《论语》
为大戮施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用;运用
施则行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。疏:“用也。”
爪牙之士施。--《荀子·臣道》。注:“谓展其材也。”
妾不堪驱使,徒留无所施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施<名>
恩惠,仁慈
未报秦施,而伐其师,其为死君乎?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--三十三年》
又如:报施(报恩)
旄羽珥,旗竿头上缀饰物
楼烦以星施。--《逸周书》
姓。施琅(1621―1696)中国清朝时将领,福建晋江人。字尊侯,号琢公。初为郑芝龙部将,降清后任水师提督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。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,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,为清政府所采纳。封靖海侯
东<名>
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:东方,日出的方向)
同本义
东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--《白虎通·五行》
东方木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:“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东君,日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东邻。--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:“震为东。”
东方者,阳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又如:关东;旭日东升;东夏(指中国东部);东朝(东宫);东极(东方边远之处);东君(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);东坦(女婿);东裔(东方边远地方);东村女(即东施);东方作(日出);东记(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。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)
特指东西向,与南北向相对。如:东亩(使田垄东西向)
东道主的略称。主人;。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。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,所以主人称东。如:房东;股东;今天我们作东;东主(东家;店主;房东)
春天。如:东皇(指春种;司春之神);东君(春神);东作(春耕;指春季作物)
指厕所。即“东厕”。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,故称东厕;。如:登东(上厕所);东净(厕所);东厮(厕所);东司(厕所)
东 <副>
向东,东去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又如:东流(东去的流水);东波(向东流逝之水);东徙(向东迁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