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<形>
(形声。从子,皿声。本义:妾媵生的长子称“孟”,正妻生的长子称“伯”,后来统称长子)
同本义
孟,长也。--《说文》
孟侯。--《书·康诰》
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。--《书·大传》
彼美孟姜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:“齐之长女。”
孟,姊也。--《方言十二》
惠公元妃孟子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胡卫道三子:孟曰宽,仲曰定,季曰宕。--周密《癸辛杂识前集》
又如:孟兄;孟孙;孟仲叔季(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,顺次排行为大、二、三、四)
始,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
孟,始也。--《广雅》
孟春之月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摄提贞于孟陬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。--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:孟月(四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正月、四月、七月、十月);孟享(帝王宗庙祭礼。因于每年的四孟(孟春、孟夏、孟秋、孟冬)举行,故称)
假借为“猛”。威猛
孟行以过其情,以遇其主矣。--《管子·任法》
孟〈名〉
通“氓”。民众;
昔宾孟之蔽者,乱家是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姓。孟尝(齐国贵族,姓田名文;春申,楚国人,姓黄名歇。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,被称赤“战国四君子”)
洗<动>
(形声。从水,先声。据甲骨文,上为足形,下为水形。本义:用水洗脚)
同本义
洗,洒足也。--《说文》
洗去足垢。--《论衡·讥日》
王方踞床洗。--《汉书·黥布传》。注:“濯足也。”
沛公方踞床,使两女子洗足。--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假借为洒。用水涤除污垢
水在洗东。--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。注:“承盥洗者,弃水器也。”
上闻后宫欢笑,问其故,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玄宗天宝十载》
晴雪所洗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:洗头(宋时礼俗。新婚数日后,女家迎女归,并备礼品送女回婿家);洗耳不听(喻厌闻世事);洗钱(洗儿时赐赠的钱);洗泥(即洗尘。置办酒食招待远行而来的客人)
免去;除去;
圣人以此洗心。--《易·系辞》
思君厚德委如山,洁诚洗志期暮年。--南朝宋·鲍照《代白纻舞歌辞》
又如:洗脱(把嫌疑、屈辱洗雪掉);清洗(清除);洗革(除去)
革除;
小人从前原也作些小道儿上的买卖,后来洗手不干,就在河工上充了一个夫头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洗伐(整顿,革新);洗手奉职(谓廉治无私,忠于职守);洗心(比喻改过自新)
抢光;杀尽;
巢复入京师,怒民迎王师,纵击杀八万人,血流于路可涉也,谓之洗城。--《新唐书·黄巢传》
又如:洗剥(搜身脱衣);洗荡(杀尽,清洗);洗劫;洗民
整治;雕琢;;
一件是祖母绿洗的个东方朔,肩上担着一枝蟠桃。--《梼杌闲评--明珠缘》
又如:洗竹(削去丛竹的繁枝);洗玩(摆弄,玩赏);洗削(磨刀)
琢磨,提炼。如:洗句(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精美);洗补(涂改添补)
洗<名>
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。如:洗马
洗礼。如:受洗;领洗
古代盥洗用的器皿。形似浅盆。一般用青铜铸造,也有陶质的
夙兴,设洗直于东荣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