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<形>
(形声。从子,皿声。本义:妾媵生的长子称“孟”,正妻生的长子称“伯”,后来统称长子)
同本义
孟,长也。--《说文》
孟侯。--《书·康诰》
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。--《书·大传》
彼美孟姜。--《诗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。传:“齐之长女。”
孟,姊也。--《方言十二》
惠公元妃孟子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胡卫道三子:孟曰宽,仲曰定,季曰宕。--周密《癸辛杂识前集》
又如:孟兄;孟孙;孟仲叔季(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,顺次排行为大、二、三、四)
始,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
孟,始也。--《广雅》
孟春之月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摄提贞于孟陬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。--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:孟月(四季的第一个月,即农历正月、四月、七月、十月);孟享(帝王宗庙祭礼。因于每年的四孟(孟春、孟夏、孟秋、孟冬)举行,故称)
假借为“猛”。威猛
孟行以过其情,以遇其主矣。--《管子·任法》
孟〈名〉
通“氓”。民众;
昔宾孟之蔽者,乱家是也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姓。孟尝(齐国贵族,姓田名文;春申,楚国人,姓黄名歇。他们同赵国的平原君和魏国的信陵君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,被称赤“战国四君子”)
陶〈名〉
(形声。从阜,匋声,阜,土山。从“阜”,与土有关。本义:陶丘)
同本义。本为两重的山丘,后为地名专称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。因陶丘在定陶,故定陶亦省称陶
陶,再成丘也。--《说文》
再成为陶丘。--《尔雅》。孙注:“形如累两盆。”
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,如陶灶也。--《释名》
在济阴,《夏书》曰,东至于陶丘北,陶丘有尧城,尧尝所居,故尧号陶唐氏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陶丘(重叠的山丘)
瓦器,陶器;
器用陶匏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陶器必良火齐必得。--《吕氏春秋·仲冬纪》
以粟易械器者,不为厉陶治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。朱注:“陶,为甑者;冶,为釜铁者。”
又如:彩陶(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);白陶(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);陶甓(陶砖);陶桴(陶瓦与木棍)
烧制陶器的匠人。如:陶匠(陶工与木匠;亦专指陶工);陶冶(陶工与铸工)
姓
陶〈动〉
制作瓦器
陶,作瓦器也。--《玉篇》
陶子河滨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人》
譬若陶人之埏埴。--《淮南子·精神》
万室之国,一人陶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又如:陶渔(制陶与捕鱼);陶钧(制陶用的转轮);陶埴(烧制砖瓦);陶俑(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);陶人(陶工,陶师,陶家。烧制陶器的匠人)
陶冶,化育;;
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。--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
延师择友,陶成佳士。--范景文《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》
又如:陶熔(培养教育);陶成(培养,教晦);陶写(抒发,陶冶);陶化(陶铸化育);陶育(造就化育)
烤灼,炎炽
跻日中于昆吾兮,憩炎天之所陶。--《后汉书》
除去。如:陶洗(革除;涤除)
毁谤。如:陶诞(毁谤夸诞)
陶〈形〉
快乐
共陶暮春时。--《文选·谢灵运·酬从弟惠连》
何以称这情,浊酒且自陶。--陶渊明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
又如:陶春(使人快乐的春天);陶欣(快乐欣喜);陶煦(和乐的样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