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<动>
(形声。从心,曼声。本义:轻慢;对人无礼貌)
同本义;
慢,一曰不畏也。--《说文》
慢,惰也。--《广雅》
我远而慢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可敬不可慢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
而长不简慢矣。--《吕氏春秋·处方》
君使民慢,乱将作矣。--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
敬贤者存,慢贤者亡。--《荀子·君子》
荆成王慢焉。--《吕氏春秋·上德》
其慢若彼之甚也;见贤人若此其肃也。--《庄子·则阳》
管家,实是多慢了你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慢骂(信口乱骂);慢亵(慢待;招待不周);慢狎(轻侮);慢视(轻视);慢公(怠忽公务);慢令(轻慢上司的命令);慢心(轻慢之心)
怠慢;-
责攸之、伟、允等之慢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慢客(怠慢客人)
放纵;无节制。如:慢散(不严肃;不整齐);慢泄(轻浮);慢淫(浪荡遨游)
通“谩”。欺骗;
田驷东慢齐侯,南欺荆王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通“墁”。涂抹
郢人垩慢其鼻端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慢<形>
懒惰;
慢,惰也。--《说文》
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啴谐慢易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又如:慢憧(懈怠动摇);慢志(怠懈的心智);慢官(闲散的官职)
不及时,迟了;
不及时日,渴葬也;不及时而不日,慢葬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三年》
从慢走引申为缓慢
叔马慢忌,叔发罕异。--《诗·郑风·大叔于田》
轻拢慢捻抹复挑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如:慢慢交(慢慢地;不着急);慢腾斯礼(慢条斯理;慢腾腾,不慌不忙的样子);慢板(戏曲中缓慢的曲调);慢慢(缓慢;犹言缓一缓);慢节奏(乐曲中的缓慢节奏);慢药(药性发作缓慢的毒药);慢声(缓慢悠扬的音乐);慢工出巧匠(谓慢而细致的操作能培养出精巧的匠师);慢工出细货(缓慢的操作会产生出精巧的产品来)
骄傲;傲慢
上慢下暴。--《易·系辞上》
又如:慢世(傲世,玩世不恭);慢词(不恭敬的言词);慢书(侮辱性的书简)
生疏;
那张清原来只有飞石打将的本事,枪法上却慢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慢仗(武艺不精,本领不强)
丰满。如:慢脸(丰满的容貌)
慢<副>
徒然
麒麟慢有擎天才,怎出军师妙计中。--《水浒传》
朱<名>
(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木,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。本义:赤心木)
同本义
朱,赤心木,松柏属。--《说文》
指朱色的物品
…朱(此指朱色缯帛)四百裹。--《穆天子传》
姓
朱孝纯子颍。(朱孝纯,字子颍,山东历城人,乾隆进士,当时任泰安知府,善诗画。)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朱<形>
朱色,大红色。古代称为正色;-
网户朱缀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紫衣而朱冠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朱衣冠,执朱弓,挟朱矢。--《墨子·明鬼下》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--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
禹作为祭器,墨染其外,而朱画其内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朱鳞火鬣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朱缨宝饰之帽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朱印(朱色印记);朱封(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);朱押(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)
朱<名>
“朱砂”的简称
出赤盐如朱,白盐如玉。--《隋书》
又如:磁朱丸(磁石、朱砂、神曲配成的丸药,治疗心悸失眠、头晕目眩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