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<名>
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鼻形。“自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本义:鼻子)
同本义
自,鼻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,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。”
始;开头
故法者,王之本也;刑者,爱之自也。--《韩非子》
起源
知风之自,知微之显,可以入德也。--《礼记》
又如:自顷(近来)
自<代>
自己,自我;本身;;'
不自为政,卒劳百姓。--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自引而起,绝袖。--《战国策·燕策》
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--《孟子》
自比于人。(“人”指信陵君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。(“度”,估计;“得”,指圆满得到;“之”,代援赵的具体措施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自疏濯淖污泥之中。(自疏,自己疏远。濯,通“浊”。淖(葮??))泥浆。)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。(其:第一人称代词,自己。陋:见闻少,知识浅薄。而:转折连词,可是,却。谨护其失: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。失:过错。)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自言本是京城女,家在虾蟆陵下住。--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如:自戕(戕害自己;自杀);自呈(自首;认罪);自敝(自己困败);自各儿(自己);自凛(自身寒微);自引(自行引退;自杀)
自<介>
由;从;
自,从也。--《广雅》
自天右之。--《易·大有》
退食自公。--《诗·召南·羔羊》
出自东方。--《诗·邶风·日月》
自去史职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自是指物作诗立就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自李唐以来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自张柴村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感觉何自起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自南海还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自海入侵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自从(介词。表示时间的起点)
在;于;
不自我先,不自我后。--《诗·小雅》
又如:自诸(犹其余);自余(犹其余;以外;此外)
自<副>
自然,当然
重罚不用而民自治。(自治,自然太平。)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神明自得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自见异物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
自足制之。--《资治通鉴》
自从本说。(意思是说,自然应当遵从《本草经》的说法。)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自有同志者在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自恁(自然;径自);自化(自然化育);自可(自然可以);自老(自然衰老)
本是;本来;
人之死生自有长短,不在操行善恶也。--汉·王充《论衡》
小人自姓崔名宁,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。--《京本通俗小说》
东家有贤女,自名秦罗敷。--《乐府诗集》
又如:自可(本来可以);自性(个性;本性);自合(自应;本该);自恁(本当)
仍旧,依然;
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。--唐·王勃《滕王阁》
亲自;
早自来谢项王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自抱持武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王自往临视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自将三千人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又如:自鞫(亲自审讯罪犯)
别自、另外;
一板已自布字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自<连>
假如,苟。与“非”连用
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--《三峡》
又如:自这般(假如像这样)
即使,虽
乐正子春之母死,五日而不食。曰:“吾悔之。自吾母而不得吾情,吾恶乎用吾情。”--《礼记·檀弓》
却,可是
不思量,自难忘。--苏轼《江城子·记梦》
不是俺要结果你,自是前日来时,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,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,立等金印回去回话。--《水浒传》
因为,由于
自我致冠,敬慎不败也。--《易·需》
自<动>
用;
天秩有礼,自我五礼有庸哉。--《书·皋陶谟》
知之曰知之,不知曰不知,内不自以诬,外不自以欺。--《荀子·儒效》
是;
女子无计可奈,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,只得从了他。--《初刻拍案惊奇》
周<形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在“田”里加四点,郭沫若认为“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。”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。小篆析为会意,从用口。段玉裁认为,善用口则周密。本义:周密;周到而没有疏漏)
同本义;;-
周,密也。--《说文》
忠信为周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自周有终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。注:“忠信曰周。”
人不可不周。--《管子·人主》。注:“谓谨密也。”
其藏之也周。--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辅周则国必强。--《孙子·谋政》
责己也重以周。--唐·韩愈《原毁》
又如:周悉(周密);计划不周;周谋(周密的谋划);周严(周密严谨);周谨(周密谨慎);周虑(周密考虑)
稠密;紧密
橐之而约则周也。--《周礼·考工记·函人》
具车徒以受地必周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。注:“密也。”
盟所以周信也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固也。”
又如:周置(密布);周云(密云,浓云);周闭(严密隐蔽内情)
亲密,亲切,熟悉而情深
周泽未渥也,而语极知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--《论语·尧曰》
又如:周笃(亲密深厚);周厚(亲密深厚);周亲(至亲);周党(至亲好友)
周到,处处留意和体贴;周全;全面;;
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--韩愈《原毁》
又如:周致(周到严格);周细(周详);周悉(周到详尽);周委(周详委曲)
完备
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。--韩愈《原毁》
又如:周置(周全;办理);周庇(周全;庇护);周足(完备;充足);周普(完备;普遍);周方(周全方便)
遍及;普遍;
布履星罗,四周于天下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周身之帛缕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又如:周身温暖;周谒(遍访);周览(遍览;巡视);周顾(环视);周观(纵观;遍览)
诚,忠信
公不周乎伐郑也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十七年》
周<名>
周围;;;
大城不可以不完,郭周不可以外通。--《管子·八观》
又如:周驰(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);周回(周围);周合(四周合拢);周城(古代天子之城。周围城垣回绕不缺,与“斩城”对称)
拐角儿
有杕(豤??:挺立貌)之杜,生于道周。--《诗·唐风·有杕之林》
星期。如:周末;上周
朝代名
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,建都镐京(今陕西西安市南)。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,以后为东周。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,共历三十四王,八百多年
周景王之无射(豹??)。(《国语》记载,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铸成“无射”钟。)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南北朝时,宇文觉代西魏称帝,国号周。史称北周。为隋所灭
唐时,武则天临朝执政,改国号为周
五代时,郭威继后汉称帝,国号周。史称后周。960年为宋所灭
姓
周<动>
绕一圈,环绕
逐之,三周华不注。(山名。)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垣墙周庭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周而复始(循环往复);周屈(环绕盘曲);周沓(回环错杂);周圆(循环);周转(运转,运行);周复(循环;反复)
保全
小智非周身之务。--《萤火赋》
又如:周方(帮助;关照;周全)
通“週”。周济;救济
靡人不周。--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
君子周急不继富。--《论语·雍也》
周天下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周贫济老,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?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周才(济世之才);周亟(救济急难);周急(周济困急);周务(济事,成事);周养(周济供养)
合,适合;;;
宫室器械周于资用。--《韩非子·难二》
又如:周容(敬合取容);周和(谐合)
巩固
盟,所以周信也。--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又如:周固(牢不可破)
保密
周而成,泄而败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通“调”调和,协调;
虽不周于今之人兮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贵其周于数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。注:“周,调也。”
立手四时之周。--《韩诗外传》
周<动>
回;
週,回也。--《玉篇》
“週”同“周”
週,俗周字。--《正字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