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<动>
(形声。从人,衣声。甲骨文字形。人在衣中。本义:靠着)
同本义
依,倚也。--《说文》
依,恃也。--《广雅》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--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依柱而笑。--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
空游无所依。--唐·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极贫无所依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依山之榭(靠山建造的房屋);依栖(依傍栖息);依山傍水;依着电线杆;偎依(亲密地靠着);依倚(倚靠;依傍);依门卖笑(以色媚人)
倚仗,仗恃,仰赖
无依势作威,无依法以削。--《书·君陈》
又如:依仰(依赖仰仗);依阻(凭借;仗恃);依负(倚恃;依附);依乘(凭借);依毗(倚仗)
依靠;托身
必依水草而背众树。--《孙子·行军》
勤勤嘱四邻,幸愿相依傍。--梅尧臣《汝?贫女诗》
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生死相依;无依无靠;唇齿相依;依傍门墙(依靠师父);依仰(依靠;依赖);依贴(依恋体贴);依栖(依靠他人并寄居);依怙(依靠;依赖);依重(依靠;倚重);依荷(依靠);依接(依靠连接);依诉(依靠诉说);依缘(依靠,凭借)
同意;允许;;;
有一事肯依,窦娥便死而无怨。--《元曲选·关汉卿·窦娥冤剧三》
又如:依心像意(称心如意);依得(依允,依从);依心(称心);依信(信从;依赖);依许(准许)
服从;听从。如:依头顺脑(完全顺从;俯首贴耳);依遵(服从);依随(依顺;听从);依阿(曲从附顺);依阿取容(依附随以取悦于人);依头顺尾(对上下各方都听从)
原谅,宽恕。如:你要是把这些资料弄丢了,我可不依你
遵照,根据;;;
乃拜宪车骑将军,金印紫绶,官属依司空。--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
又如:依科设仪(按照规定的格式举行仪式)
爱
思媚其妇,有依其士。--《诗·周颂》
又如:依人(与人亲近而不离群);依迟(依依不舍的样子)
依照,按照
依乎天理。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钦依都司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通“隐”。藏匿;
乃逸,则知小人之依。--《书·无逸》。王引之云:“依,隐也,古音微与殷通,故依、隐同声。”
知小人之依。
依<形>
茂盛的样子
依彼平林,有集维嫶。--《诗·小雅》。传:“茂木貌。”
敏<形>
(形声。从攴,每声。甲骨文字形,像用手整理头发的样子。本义:动作快)
同本义;;
敏,疾也。--《说文》
曾孙不怒,农夫克敏。--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
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。--《论语·里仁》
敏于事而慎于言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又如:敏给(敏捷);敏赡(敏捷而多智);敏睿(敏捷聪慧);敏疾(敏捷,迅速);敏思(才思敏捷);敏才(敏捷的才思)
思想敏锐,反应快;
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--《论语·颜渊》
是故聪与敏,可恃而不可恃也。--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我虽不敏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礼成而加之以敏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注:“审当于事也。”
又如:敏悟(聪敏伶俐;善解人意);敏博(聪明博学);敏达(敏捷而通达事理);敏隽(聪明俊秀);敏智(聪敏机智);敏识(聪明博识);敏瞻(机灵多智;敏捷而丰富)
勤勉
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--《论语·公冶长》
人道敏政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。注:“犹勉也。”
又如:敏行(指勉力修身);敏求(勉力以求);敏学(勤勉好学)
敏<名>
假借为“拇”。足大指
履帝武(足迹)敏,歆,攸介攸止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