讨〈动〉
(会意。从言,从寸。言,言论。寸,法度。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。本义:声讨)
同本义;
讨,治也。--《说文》
讨,诛也。--《玉篇》
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楚人讨陈叛。--《左传·襄公五年》
讨伐;诛戮;
郑伯为王左卿士,以王命讨之。--《左传·隐公九年》
托臣以讨贼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讨贼督师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又如:征讨(出兵讨伐);讨掩(讨伐掩捕。掩捕,乘人不备而捕捉);讨贰(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);讨贼(征讨叛逆或盗贼);讨乱(征伐乱事);讨荡(征讨扫荡)
探究;
世叔讨论之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讨实(摸清;落实);讨究(探讨研究事物的道理);讨索(研讨探索)
索取
何辱讨焉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又如:讨针线(讨零花钱;靠人过日子;受人节制);讨彩头(以祝贺主人吉利的名义索取财物);讨春(寻春,探春;旧时称卜卦算命)
乞求。如:讨分上(讨人情;讲情面);讨火(借火);乞讨(向人要钱要饭等)
得到利益或利润。如:讨彩(博得喝采);讨乖(博取乖顺的好感);讨野火(占别人便宜)
诛杀
讨,诛也。--《玉篇》
是儿小秦武阳二岁,而讨杀二豪。--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娶。如:讨亲(娶亲);讨老婆
招致。如:讨口牙(惹口舌);讨气(惹祸;令人厌烦);讨人怜;讨人厌;讨厌
米<名>
(象形,甲骨文字形。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。“米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米”的字与米、粮有关。本义: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)
同本义;
米,粟实也。象禾实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四注象米,十其介者,九谷之分也。
米麜有虞氏之痒也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
又如:粟米;花生米
特指稻米
饷米千斛,修书累纸。--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
掌米粟之出入,辨其物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
又如:米烂陈仓,财高北斗(白米烂在仓里,钱财高过北斗。形容极其富有);米缆(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,亦称米线或米粉);米行(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);米泔(淘米水);米粃(米之细糠);米酒(用米酿制的酒);米麦(米与麦。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)
喻极少或极小的量。犹点滴
波漂菰米沉云黑,露冷莲房坠粉红。--杜甫《秋兴八首》
又如:米粒之珠(形容渺小);米雪(小雪珠,霰的俗称);米粒雪(米雪)
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,等于氪-86原子的210和55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,650,763.73个波长的长度美;英。如:米制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