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<名>
(会意。从田,从艸。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。本义:禾苗,未吐穗的庄稼)
同本义;泛指初生的植物
苗,草生于田者。--《说文》
无食我苗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。传:“嘉谷也。”
无苗。--《公羊传·庄公七年》。注:“苗者禾也。生曰苗,秀曰禾。”
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。--《孟子》
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。--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八月苗未枯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无苗时采。
有苗时采。
又如:补苗;间苗;秧苗;麦苗;豆苗;壮苗(健壮的幼苗)
指禾谷之实。如:苗米(漕运上缴的官粮)
初生的动物。如:鱼苗;猪苗
子孙后代
大王刘氏苗族,绍世而起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其先出自箕子苗。--《李翊碑》
又如:苗末(后代子孙);苗胄(后代的子孙);苗胤(子孙相承续。亦指后代子孙);苗嗣(后嗣,后代);苗绪(后代子孙)
事物的开端;事物的预兆
言者志之苗,行者文之根。--白居易《读张籍古乐府》
又如:苗脉(比喻事物的根源);苗头(端绪;预兆;因由)
露头,岩层露出地表的部分。如:矿苗;苗脉(指矿苗和矿脉)
我国古代部族名。也称“三苗”,“有苗”。如:苗民(指古代三苗部族之民;也指古三苗部族)
我国少数民族名。相传为古代三苗部族之后。如:苗子(指苗族。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);苗族(我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半数以上在贵州,其余分布于云南、四川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等地)
火的灼热发光的气化部分。如:火苗
含有天花病毒的物质或制剂或减毒结核杆菌剂。如:牛痘苗;卡介苗
姓
苗<动>
庄稼出苗;
苗而不秀者有矣夫。--《论语·子罕》
夏天的狩猎
之子于苗,选徒嚣嚣。--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春蒐,夏苗,秋狝,冬狩。--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又如:苗田(指夏季的狩猎);苗狩(夏猎与冬猎)
虹〈名〉
(形声。从虫,工声。甲骨文“虹”与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本义: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。主虹称虹,副虹称霓)
同本义
虹,螮蝀也,状似虫。--《说文》
虹霓也,云雾也,风雨也,四时也,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虹双出,色鲜盛者为雄,雄曰虹。暗者为雌,雌曰霓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疏
不霁何虹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虹亘中天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虹女(古代把虹比作美人,故称虹霓为虹女);虹梁(形状似虹的曲梁);虹霓(即彩虹);虹霓吐颖(吐气成虹霓。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)
旌旗。如:虹采(旗子)
彩色。如:虹旆(绘有颜色的旗帜);虹裳(彩色的衣服)
桥的代称
跨虹连绝岸,浮鼋续断航。--庾信《忝在司水看治谓桥》
通“讧”。惑乱
彼童而角,实虹小子。--《诗·大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