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<名>
(会意。从“囗”,表示疆域。从或(即“国”)。“或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邦国)
周代,天子统治的是“天下”,略等于现在说的“全国”
国,邦也。--《说文》
以佐王治邦国。--《周礼·太宰》。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
方千里曰国畿,诅祝以叙国之信用,以资邦国之剂信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国谓王之国;邦国,谓诸侯国也。”
都城过百雉,国之害也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丘也闻有国有邦者。--《论语·微子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秦人开关延敌,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--汉·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
又如:齐国;晋国;郑国
国都,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。又称国城,国邑
国中九经九纬。--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城内也。”
三曰国禁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。注:“城中也。”
在国曰市井之臣。--《孟子》。注:“谓都邑也。”
土国地漕。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,中五之一,小九之一。--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愿君顾先王之宗庙,姑反国统万人乎!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--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国中(王城之内;国内);国人(国都中的人);国迁(国都迁徙);国阴(都城北郊);国郊(国都周围地名);国禁(古代国都中的禁令);国邑(城邑);国刑(城中施行的刑罚)
国家;;
聊以行国。--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国无有残。--《诗·大雅·民劳》
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--宋·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。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》
又如:国纪(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);国帑(国库中的钱币);国禄(国家的俸禄);国课(国税;国家税收);国器(可主持国政的人才)
古代王、侯的封地
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。--《史记·留侯之家》
孟尝君就国于薛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又如:国租(封地的田赋)
帝王'。如:国孝(为皇帝、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);国丈(帝王的岳父);国太(帝王之母的俗称);国姻(帝王的姻亲)
部落
韩凡七十八国。伯济是其一国焉。大者万余户,小者数千家,各在山海间。--《后汉书》
地方
荆州北据汉沔,利尽南海,东连吴会,西通巴蜀,此用武之国。--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逝将去女,适彼乐国。--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家乡
侃欲逊位归国,佐吏等苦留之。--《晋书》
姓
机<名>
木名。桤木树
机,机木。从木,几声。--《说文》
单狐之山多机木。--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注:“似榆,可烧,以粪稻田。”
春机杨柳。--左思《蜀都赋》
通“几”。几案,小桌子
奔其机。--《易·涣》。注:“承物者也。”
公子牟隐机大息,仰天而笑。--《庄子·秋水》
围巾几(机)筵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又如:机杖(几案与手杖);机案(泛指案桌);机筵(几案和坐席);机榻(几案与床榻)
机<名>
(形声。从木,幾(襪??)声。本义:弓弩上的发射机关。按:“机”与“機”古代是两个字。“机”本木名,即桤(襱??)木树。现在“机”是“機”的简化字)
同本义
主发谓之機。--《说文》
耳目,心之枢机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枢机,发动也。”
施关发机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一龙发机。
一龙机发。
机发吐丸。(机关发动吐出铜丸。)--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机牙(机互。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);机括(机栝。弩上发矢的机件;可开关的机械装置;圈套,计谋;机密,关键);机郭(弩上机牙的外壳);机发(谓弩机发射)
指机械,器械
在璇机玉衡。--《虞书》。马注:“机,浑天仪可旋转,故曰机。”
公输班为楚设机。--《战国策·宋策》
又如:工作母机;电动机;起重机;柴油机;机石(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)
捕鸟兽的机关
机,捕兽机槛也。--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注
又如:机弋(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);机阱(圈套;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);机网;机槛(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)
指织机
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。--《易·通卦》
多于机上之工女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又如:机绝(织锦的绝巧);机房仔(方言。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);机神(织机之神);机素(织机上的白绢);机梭(即机杼。指织机);机轴(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)
事物的关键;枢纽
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机门(关键,机密所在);枢机(事物的关键);机缄(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,后用以指运气);机密房(机要部门办事处所);机柄(权柄;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)
事物变化之所由
皆出于机。--《列子·天问》。注:“机者,群有之始。”
万物皆出于机,皆入于机。--《庄子·至乐》
又如:机由(契机,原由);机理(事物变化的道理)
先兆,征兆
知机其神乎。--《易·至乐》
睹其机兆。--《三国志·蜀书·吴主传》
又如:机兆(先兆);机道(事物变化的迹象、征兆);机微(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);机先(事机萌动未发之时)
时机,机会
因机变化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又如:机不容发(比喻时机紧迫);机不旋踵(比喻时机短暂);机便(机会;机宜)
计策,计谋。如:机见(计策,谋略,智谋);机勇(机谋与勇气);机略(谋略,韬略);机钤(犹机智机谋);机画(谋略)
心计;心意
吾机先被孔明识破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机括(计谋,心思);机轴(比喻诗文的构思、词采、风格)
星名。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,大熊座γ星,,又称玑或天玑。如:机衡(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(天机)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。也代指北斗)
指飞机。如:机群;机声(飞机声)
机密,机要。多指军国大事
助理万机。--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
又如:机臣(机要近臣);机廷(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);机任(机要重任);机近(机密近要的地位)
机<形>
机巧;机灵灵巧
大夫不闻齐、鲁之多机乎?--《列子·仲尼》
又如:机急(机智敏捷);机悟(反应快理解力强);机捷(机警敏捷);机巧心术(机诈权变的心计);机带双敲(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。双敲:双关)
通“异”。殊异。如:机服(异服。奇异的服装)
危险
处高而不机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