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<动>
(会意。从攴,以手执杖或执鞭,表示敲打,从苟,有紧急、急迫之义。本义:恭敬;端肃。恭在外表,敬存内心)
同本义
敬,肃也。--《说文》
毋不敬何允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在貌为恭,在心为敬。”
宾客主恭,祭祀主敬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入门主敬,升堂主慎。--《仪礼·聘礼》
敬德之聚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敬诺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敬受命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敬进如姬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敬闻命关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敬让(恭敬谦让);敬诚缉熙(恭敬诚实而光明);敬身(施礼);敬慎(恭敬谨慎)
慎重地对待,不怠慢不苟且;敬谨
敬,警也,恒自肃警也。--《释名·释言语》
既敬既戒。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。笺:“敬之言警也。”
敬事而信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居敬而行简。--《论语·雍也》
慎始而敬之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敬事(谨慎做事;恭谨伺侯);敬信(慎重而守信);敬独(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);敬逊(敬慎谦逊);敬虔(庄敬虔诚);敬明(谨慎严明)
尊重,尊敬
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敬贤礼士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北虽貌敬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又如:敬学(尊重学问);敬服(敬伏。敬重佩服);敬事后食(先考虑国事然后考虑自己);敬老(尊敬老人);敬老慈幼(尊敬老人,慈爱儿童);敬老怜贫(尊敬年长的人,怜悯贫困的人)
有礼貌地送上茶、酒、烟等。如:敬酒;敬烟;敬茶;敬奉(以物敬人的敬词);敬赵(完璧归赵;奉还)
敬<名>
敬意或谢意。如:喜敬;贺敬
自愿转让毋需抵偿的东西,捐赠或赠的礼品
于库房取书仪十两,送与苏雨为程敬。--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
又如:节敬;茶敬
姓
超<动>
(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:跃上;跳过,跃过)
同本义;
超,跳也。--《说文》
超乘者五百乘。--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。注:“巨踊上车也。”
超回志度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
超五岭兮嵯峨。--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
方投石超距。--《史记·白起王翦传》
挟泰山以超北海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超乘(跃登战车);超足(腾跃);超步(跨登;迈步);超次(超越等级升迁)
提拔;擢升
故莫敢超等逾官。--《管子·法禁》
又如:超拜(越级升授官职);超阶(指超级擢升的官职)
超过;胜过;x
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每亩超千斤;超俗(超越凡俗;出众)
超<形>
超脱,超凡
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超然远避而不处也。”
又如:超逸(超然脱俗,俊逸高雅)
美妙,高超。如:超妙(高超美妙)
远;遥远
平原忽兮路超远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又如:超然(遥远的样子)
惆怅,若有所失
武侯超然不对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又如:超忽(迷惘,怅然自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