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<名>
(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木,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。本义:赤心木)
同本义
朱,赤心木,松柏属。--《说文》
指朱色的物品
…朱(此指朱色缯帛)四百裹。--《穆天子传》
姓
朱孝纯子颍。(朱孝纯,字子颍,山东历城人,乾隆进士,当时任泰安知府,善诗画。)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朱<形>
朱色,大红色。古代称为正色;-
网户朱缀。--《楚辞·招魂》
紫衣而朱冠。--《庄子·达生》
朱衣冠,执朱弓,挟朱矢。--《墨子·明鬼下》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--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
禹作为祭器,墨染其外,而朱画其内。--《韩非子·十过》
朱鳞火鬣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朱缨宝饰之帽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朱印(朱色印记);朱封(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);朱押(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)
朱<名>
“朱砂”的简称
出赤盐如朱,白盐如玉。--《隋书》
又如:磁朱丸(磁石、朱砂、神曲配成的丸药,治疗心悸失眠、头晕目眩等)
算<动>
(会意。从竹,从具。“竹”跟算筹有关,“具”表示齐备。本义:计算)
同本义;
算,数也。--《说文》
无算爵。--《仪礼·乡饮酒礼》
亲则月算如邦人。--《仪礼·丧服记》
明衣不在算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有算为之节文也。--《礼记·檀弓下》
何足算也?--《论语·子路》
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,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算还(结算支付);算尽镏铢(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);算来(计算起来);算刻(犹计算);算定(经过计算而确定或断定);算程(计算路程)
推测;料想;
杜郎俊赏,算而今,重到须惊。--宋·姜夔《扬州慢》
我算你今天一定会来
又如:算来(推测起来);算应(算定;料定)
作数,承认其有效力;
你算是个甚么东西?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说了算
归;属于;当作;认作;
你也算贫贱之交了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功劳算你的;算作(当作);算事(应作的头等大事)
征税。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x。如:算事(丁赋及徭役);算赋(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);算商(向商人征税)
算命;算卦。如:算五行(算命。将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时,按天干、地支依次排成八个字,再用本干支的五行生克来推一生的命运)
算<名>
计谋;谋划;
自长非所增,自短非所损,算之所亡,若何?--《列子·力命》
荐勋祖庙,享号中宗。算计见效,优于孝文。--《后汉书·崔骃传》附崔寔《政论》
又如:算计弗通(考虑不周;谋划失误);算度(分析,判断);算略(谋略);算划(计划,谋划);算部(指寿命);算发(年龄不大而白发多)
数目;数额
人畜无算。--《交史·崔浩传》
又如:算子(算筹。常用以计数或占卜);算子般(如同算筹丢在桌上一般);算筹(旧时计算数目所用器物之一种,其制甚古,以竹木或厚纸等为之,上记数字,用以布算);算禄(寿数和禄位)
通“筭”。计算用的筹码
一人执算以从之。--《仪礼·乡射礼》
算,长尺二寸。--《礼记·投壷》
又如:算子(竹制的筹);算囊,算袋(旧时百官贮放笔砚等的袋子);算器(贮放算筹的器皿;竹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