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<名>
(指事。甲骨文字形,中象旗杆,上下有旌旗和飘带,旗杆正中竖立。本义:中心;当中,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)
同本义
中,和也。--《说文》
中离维纲。--《仪礼·大射仪》
与太史数射中。--《周礼·射人》
持弓矢审固,然后可以言中。故盛算之器即曰中。--《礼记·射义》
古者天子地方千里,中之而为都。--《新书·属远》
中有都柱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天门中断。--唐·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中通外直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中轩敝者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
中山峨冠而多髯者。
又如:人中(人嘴上唇当中处);华中;中浣(农历每月中旬);中土(中原地区。古以冀州为中土,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;中国);中天(天空的中央);中夕(夜半);中色(中央之色,即黄色);中甸(京都);中江(江流的中央);中非(指非洲中部地区)
内,里面。与“外”相对;;;
五帝之中无传政。--《荀子·非相》
儒有衣冠中。--《礼记·儒行》
皮树中、闾中、虎中、兕中、鹿中,是也。--《礼记·乡射礼记》
以益中外之累。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中有鲁人冯三保者、精技击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事变中起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心中(心里);内中(里头);家中;水中;队伍中;中水(水中);中垢(尘垢之中)
半;中途;半中腰
夜中,星殒如雨。--《春秋》
又如:中缀(中途停止);中夕(半夜);中分(从中间分开);中半(对半);中白(半白);中判(对半分开);中阪(半山坡);中夜舞(夜半起舞)
方位名。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,中间;居中;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--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中门(内、外门之间的门);中阵(中陈、居中的阵地、营垒,一般为主帅所在地);中部(居中的部分);中处(适中的处所);中殿(居中的宫殿)
指宫禁之内。亦借指朝廷
赵高用事于中。--《史记》
公来自中,天子所倚。--唐·韩愈《祭董相公文》
又如:中涓(皇帝亲近的侍从官);中侍(宫中的侍从官);中使(宫中派出的使者);中尚方(古代官署名。掌宫内营选杂作);中秘书(宫廷藏书);中书(皇宫中的藏书)
内心
忧从中来。--曹操《短歌行》
又如:中顾(内心顾念);中私(内心的感情);中函(藏蓄于内心)
中国的简称。如:洋为中用;中美关系
中国的本地人、居民或其后代。如:中外皆宜
内脏
五中所主,何藏最贵。--《素问》
中介人-
中央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。--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中见(见证人)
姓
中<形>
中等;
受中赏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中家以上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中才(中等才能);中则(中等。指田赋);中知(中等的才智);中币(中等品级的货币);中川(中等的河流);中平(中等,平常);中甲(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);中兄(才德一般的兄长)
方∶成,行,好
正要与姐姐、姐夫商量了,往府里讨去,可是中么?--《二刻拍案惊奇》
又如:中不中
容易
我是薛家丫头,狄家媳妇,我的钱不中骗。--《醒世姻缘传》
合适,适当;
是秦之计中,齐燕之计过矣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二》
余观君疏于世故,而谋国无不中。--宋·叶适《袁声史墓志铭》
不偏不倚,正
头颈必中。--《礼记·玉藻》
衣冠不中,不敢以入朝。--《晏子春秋》
通“忠”。忠诚
难进而尽中。--《孝经·圣治》
中和,祗庸孝友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
中不上达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
分〈动〉
(会意。从八,从刀。“八”就是分;从“刀”,是以刀剖物,使之分开的意思。本义:一分为二)
同本义。分开,分成,分出,与“合”相对;
分,别也。--《说文》
死生分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然则何以分之?--《荀子·礼论》
以齐之分,奉之而不足。--《荀子·仲尼》
三首俱烂,不可识别。乃分其汤肉葬之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文官武将…分两行而入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分合(分开与合并);分地(分割土地;分封土地);分间(分开,间隔);分灶(分家度日)
辨别,区分
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!--《论语·微子》
地也,你不分好歹何为地!--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
又如:分绝(区别;分隔);分划(区分;划分);分殊(区分;区别);分年(区别年岁)
分给,分配;;
衣食所安,弗敢专也,必以分人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而官与吏剖分矣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分与(分给);分茅裂土(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)
离开;离别;
执手分道去,各自还家门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分袂(分手、离别);分北(分离);分首(离别);分违(分隔。离别)
分派,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。如:分任务;分工作
分散
倍则分之,敌则能战之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又如:分损(分散,减少);分披(披散;分散)
把…隔开成两半
当其南北分者,古长城也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--郦道元《三峡》
又如:分界牌(分别阳间和阴间(生和死)的界标);分墨(中分墨线。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)
排解,调和矛盾
天下未定,两虎安得私斗,今日朕分之矣。--《后汉书》
分担,共同承担
己乃分城而守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:分过(分担过失、过错);分谤(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)
分〈名〉
表示分数。如:三分之一;五分之四
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。如:分贝;三分成绩
节候名x。如:春分;秋分
分〈量〉
时间单位,等于1/60小时,或60秒
角度测量单位,等于1/60度或60秒
长度单位,寸的十分之一1/3
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
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(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);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,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,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(如形态、皮毛的情况、香味等)分配分数,总分恰为100分
分〈副〉
分头;分别;
吾与足下分任之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。--清·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又如:分置(分别设置);分统(分别统率);分掌(分管);分治(分别治理)
分〈形〉
分出的(部分)。如:分店;分号;分行;分卡(分站)
通“纷”。乱,杂
分其师众,人既迷芒,必其将亡,亡之道也。--《管子·势》
又如:分错(纷乱错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