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<动>
(形声。从口,刀声。本义:呼唤)
召唤。用言语叫人来;
召,呼也。从口,刀声。以言曰召,以手曰招。--《说文》
召,呼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二》
召有司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召赵御吏。
大府召视儿。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亦召供奉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又如:召呼(呼唤;通知;交代);召致(使之至;唤来)
招致
故言有召祸也,行有招辱也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召武受辞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收召后学。--唐·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召闹取怒。
又如:召引(招引;引导);召幸(被招致或宠爱的人);召取(导致;引来)
邀请
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。--《淮南子·脩务》。注:“召,犹请也。”
令召客者酒酣。--《吕氏春秋·分职》
今召客者,酒酣,歌舞,鼓瑟吹竽。--《吕氏春秋》
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
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。--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
召三老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累召不应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卒不召。--《明史》
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。
感化和召唤
物色相召,人谁获安!--《文心雕龙》
召集
召令徒属。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悉召群臣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召诸贵人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召会武官。
悬<动>
(形声。从心,县声。本作“县”,象断首倒挂,后加“系”。假借为行政区域的“县”后,另加“心”字表示悬挂。本义:吊挂)
同本义;
悬者植梯接之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以叵幅悬之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倒悬之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又如:悬丝诊脉(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。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);悬壁(相学术语。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)
牵挂;挂念x;。如:悬结(悬念;惦记);悬悬(挂念);悬肠挂肚(担心;挂念)
凭空设想;揣测
你们做的事,须自己承认。怎么悬定得罪?--《梼杌闲评--明珠缘》
又如:悬度(无根据地揣测、估计);悬料(凭空臆测);悬猜(揣测,猜想)
揭示。如:悬金(出具赏格)
公布。如:悬令(公布法令);悬名(张榜公布名姓);悬法(公布法令)
系连,关联
吏者,民之所悬命也。--《管子》
王之命悬于遂手。--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悬<形>
久延不决。如:悬调(长期拖欠的赋税);悬租(长期拖欠的租赋)
孤立,无所依傍;。如:悬然(无所依傍貌;空虚貌);悬师(远征的孤军);悬守(犹孤守)
空虚,匮乏。如:悬虚(凌空;空虚、空洞)
形容高耸,陡峭。如:悬崖峭障(陡直的山崖,高险的山峯);悬峰(陡峭的山峰)
方∶危险的,危难的或惊险的。如:真悬
数量、质量、规模或力量上相差较大的。如:悬迸(差别很大);悬邈(相距很远)
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。如:悬流;悬溜;悬濑
悬<名>
悬钟、磬等乐器的架子
宿燎设悬。--唐·柳宗元《道州文宣王庙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