碎<动>
(形声。从石,卒声。“石”是汉字部首之一,从“石”的字与石头有关。本义:破碎)
同本义;
碎,细破也。--《广韵》
拊之不时,则缺衔毁首碎胸。--《庄子·人间世》
毂已破碎。--《荀子·法行》
不敢以全物予之,为其碎之之怒也。--《列子·黄帝犊
大王必欲急臣,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又如:碎首(撞碎其头);碎折(破碎断裂);碎扯百裂(撕裂得粉碎);碎身粉骨(身体粉碎。指死亡)
因极度忧伤而感到心痛难忍。如:他妻子死时他心都碎了
碎<形>
琐细;繁杂
米盐靡密,初若烦碎,然霸精力能推行之。--《汉书·黄霸传》
又如:碎小(琐细;自称家人儿女)
零星;细小
乱点碎红山杏发。--白居易《南湖早春》
又如:碎砒(粉末;特小的碎块);碎玉(喻指牙齿);碎剐(一小块一小块地割取);碎碎(细细;零星;象声词);碎滴(细小的水珠);碎布;碎屑
说话唠叨;絮烦。如:碎烦(麻烦,啰唆);碎过(说话唠叨且爱挑剔);碎嘴碎舌(方言。罗嗦;唠叨);闲言碎语
方∶年龄幼小。如:碎女(幼女);碎娃(小孩)
林〈名〉
(会意。从二木。表示树木丛生。本义:丛聚的树木或竹子)
同本义;;
林,平土有丛木曰林。--《说文》
野外谓之林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有鹤在林。--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
每大林麓。--《周礼·地官·序官·林衡》。注:“竹木生平地曰林。”
山中丛木曰林。林,森也。--《释名》
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。--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蔽林间窥之。--《黔之驴》
又如:竹木林;山林(有山有树林的地方);深山老林;防护林;林落(树林,丛林);林浪(林琅、琳琅、林郎。丛林);林麓(森林与山脚);林泉(林木与泉石);林错(林中树木交错,形容众多)
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
富贵还乡国,光辉满旧林。--张说《和魏仆射还乡》
又如:林木(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);林下人(退隐之人。林,指退隐之地);林丘(指隐居的地方)
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,汇集处
士有此五者,然后可以托于世,而列于君子之林矣。--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又如:林府(事物众多之处);林薮(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)
郊外,野外。如:林坰(郊野。野外称林,林外称垌)
林业。如: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
姓
林〈形〉
众多的样子
林者,众也。万物成熟,种类众多也。--《白虎通》
惟人之初,总总而生,林林而群。--柳宗元《贞符》
又如:林戈(如林之多。极言其多);林立(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,形容数量很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