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〈名〉
(象形。金文作字形象熊形。本义:熊)
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-
能,熊属。足似鹿。--《说文》
梦黄能入于寝门。--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。贾注:“兽也。”
近者三奸悉破碎,羽窟无底幽黄能。--唐·韩愈《忆昨行和张十一》
才能,能力
各奏尔能。--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
无异能者。--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募有能捕之者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有千里之能。--唐·韩愈《杂说》
表恶其能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能处(本事;能耐);无能(没有能力);低能(能力低下);逞能(显示自己能干);各尽所能;能解(犹能耐,才能)
有才能的人
将能而君不能御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贤能为之用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
智能之士。
贼能且众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又如:嫉贤妒能
物理∶作功的本领
能量的简称。如:化学能;机械能;电能
通“熊”。形状;
此阴阳更胜之变,病之形能也。--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
能〈动〉
能够,主、客条件具备,会作,会做,会完成;;
孔子不能决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不能指其一端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安能辨我雄与雌。--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壮士,能复饮乎?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夏礼,吾能言之。--《论语·八佾》
肉食者鄙,未能远谋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能以足音辨人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能使人慷慨涕泣矣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能使人欢咍矣。(欢咍,欢快。咍,喜悦。嗢噱,大笑不止。)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富者不能致。--清·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又如:能臣(能尽为臣之道者);能迩(能安抚邻国而与之和睦相处);能胜任(有做某事所需的能力或资源)
会;善于
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。--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又如:能军(擅长治军);能因(善于因势成事);能言(长于辩论;有独到的见解);能法(善于执行法令);能书(善于抄写;擅长书法);能群(谓善于组织人力和物力)
有才能,有才干;。如:能廉耿介(富有才干而且廉洁正直);能士,能仕(有才能之士);能称(谓有才干而被称誉);能贤(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);能绩(以有才能而取得的治绩);能鄙(能者与无能者)
友好,亲善;和睦;
下不能其上。--《韩非子》
通“耐”。忍受
食水者善游能寒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能〈代〉
表示指示或程度,相当于“如此”、“这样”
忍能对面为盗贼。--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又如:能格(怎么这样;为何如此);能概(怎么这样;为何发此);能亨(如此;这样)
铜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同声。本义:金属名,古称赤金)
同本义
铜,赤金也。--《说文》
章山之铜,所谓丹阳铜也。今世有白铜,盖点化为之,非其本质。--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
以精铜铸成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首衔同凡。
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,有延性和展性,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,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,也存在于各种矿石(例如黄铜矿、辉铜矿、斑铜矿、赤铜矿和孔雀石)中,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、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、工程技术和工艺上。如:铜山(出产铜矿的山);铜花(铜屑);铜金(赤铜);铜粉(铜屑。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,可当作颜料);铜陵(产铜的山);铜落(铜屑。可入药);铜腥(铜的腥臭味)
铜制的器物;;。如:铜丸(铜铸的小球);铜牙(弩上钩弦的钩叫牙,以铜制者称铜牙);铜瓦(铜制的瓦);铜史(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);铜印(铜铸的印章。也称“铜章”);铜兵(铜制的兵器);铜狄(铜铸的人。即“铜人”。或称“金人”);铜洗(铜制的盥洗用具);铜柱(铜制的柱子);铜荷(铜制的烛台。形似荷叶);铜猊(铜制的狮形香炉);铜浑(铜制的浑天仪。又叫“铜仪”);铜鼻(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)
铜铸的货币。也用以泛指金钱;
铜制乐器
太子生而泣,太师吹铜,曰:“声中某律”。--汉·贾谊《胎教》
铜印
不由其德,五两之纶,半通之铜,亦泰矣。--《法言》
铜镜
对客心如怯,窥铜只自怜。--明·袁宏道《病起偶题》
铜<形>
喻坚固的。如:铜郭(形容城郭的坚固,如同铜铸一般);铜堞(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。堞是城上的女墙);铜楼(华美坚固的楼房);铜山铁壁(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);铜头铁额(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)
喻坚强,强大有力的。如:铜豌豆(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