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<动>
同本义;x;
致,送诣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以致命遂志。--《易·象下传》
远莫致之。--《诗·卫风·竹竿》
卿致馆。--《诗·卫风·聘礼》
殷人既葬而致事。--《仪礼·曾子问》
远方莫不致其珍。--《荀子·解蔽》
令曰:“得李广必生致之。”--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
致敬亭于幕府。--清·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致电上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致聘(送交定亲礼品)
招引;招致;;
致天下之士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致食客三千人。(致,招致,招徕。)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不可屈致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今宜厚待刘禅,以致孙休。--《三国演义》
致孤危托落。(致,招致,造成。)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致此疾困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导致(引起);致病;致残;致人(招致人才);致士(招引贤士);致聘(征聘)
造成;导致;;
何意致不厚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致负诚托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致孤危托落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致郁郁死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致得(致使)
求取;获得;
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。(致,弄到、取得,这里指买到。动词。)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余幼好书,家贫难致。--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无以致疑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致一己之能。--英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数数百金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致知格物(获得知识在于研究事物);致效(效力);致养(得到养育)
表达x
妇前致问。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致殷勤之意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致诚(表达诚挚的情意);致精(显示精巧)
奉献;献纳
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致君泽民(为皇帝效力,为百姓造福);致身(原指献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);致福(古代臣子祭祀后,将祭肉奉献给国君,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)
转告;回报();;;
荆轲遂见太子,言田光己死,致光之言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致事(上报施政情况)
施加;施行
君子以折狱致刑。--《易·丰》
我乃明致天罚。--《书·多士》
又如:致化(施行教化);致罚(施加惩罚);致礼(向人施礼)
归还;交还
惟臣寻事,自致房陵、上庸,而复乞身自放于外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致政(致仕);致仕(辞去官职);致位(辞去职位)
放置;。如:致之度外(置之度外);致之死地而后生(兵家用语。将军队置于绝境,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)
集中心、力于某一方面。如:致功(把精力和功夫专用于某一方面);致一(专一);致志(集中注意力);致思(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);致意(关注;集中心思)
通“至”。到达;
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卒先致缘陵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
又
邢君出致于齐。
致<副>
通“至”。极,尽
致赏则匮。--《管子·君臣下》
致忠信。--《荀子·君道》
致思于天文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致曲(尽力研究细微的事理)
致<名>
情趣;兴致
蒋干还,称瑜雅量高致。--《三国志》
无穷逸致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有致(富有情趣);别致;景致;致度(神采风度)
书卷,契据
献田宅者操书致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致<形>
结构上细密
作为淫巧,以荡上心,必功致为上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又如:精致(精巧细致);密致(结构紧密;致密)
周密
德产之致也精微。--《礼记·礼器》
桉其狱,皆文致不可得反。--《汉书·严延年传》
又如:细致(精细周密)
梅<名>
(形声。从木,每声。本义:楠木)
同本义()
其木多梅梓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有条有梅。--《诗·秦风·终南》
墓门有梅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。按,子青不可食。
梅树;。蔷薇科,落叶乔木,少有灌木。早春开花,后生叶芽。花以白色、淡红色为主。气味清香。核果近球形,未熟时为青色,成熟后一般呈黄色,味极酸
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。--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
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……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……
(梅:这里指梅的枝干。以……为固定结构,至今延用,在此可不译。以,介词;为,动词。直、正:直为不曲,正为不斜。欹:倾斜、歪。景:景致,文中指可供人观赏的形态。姿、景、态(形态),均为中性词,在文中均用作褒义词。则:就,承接连词)。又如:梅圃(种植梅树的园地);梅屏(成排如屏的梅树);梅溪(旁植梅树的溪水)
梅树的果实,称酸果,即酸梅子
摽有梅。--《诗·召南·摽有梅》。陆疏:“杏类也。”
又如:梅仁(梅实之仁);梅瓜(以梅子汁腌制的瓜);梅汁(梅子制成的调味汁液或饮料);梅林止渴(犹言望梅止渴)
梅树的花。也指腊梅科的腊梅花。如:梅英(梅花);梅亭(观赏梅花的亭阁);梅骨(梅花的风骨)
节候名。如:梅天(梅雨时节的天气);梅月(农历四月,亦泛指梅雨季节);梅风(黄梅季节的风)
通“枚”。马鞭
穆王七梅,夫何为周流?--《楚辞·天问》
通“莓”。
入榛薄,食荐梅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