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<动>
(形声。从口,永声。又作“詠”。本义:曼声长吟;歌唱)
同本义;;
詠,歌也。或从口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尧典曰:‘歌永言。’乐记曰:‘歌为之言也,长言之也。说之,故言之;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’”
搏拊琴瑟以咏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谓歌诗也。”
五曰夷则,所咏歌九则,平民无二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下》
人喜则斯陶,陶斯咏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咏而归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咏殷周之《诗》。--班固《东都赋》
又如:咏士(诗人);咏雪(咏絮。泛指有诗才的女子);咏哦(歌咏吟哦);咏吟(曼声诵读);咏言(吟诗)
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
若是而不从,动而不悛,则文咏物以行之,求贤良以翼之。--《国语·楚语上》
歌以咏志。--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又如:咏桑寓柳(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,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);咏志(以诗歌抒发心志);咏风嘲月(诗人写诗,常以风月为题材,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)
歌颂
含淳咏德之声盈耳。--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
又如:咏颂(歌颂);咏仁(歌颂仁德);咏德(歌颂高尚的品德)
咏<名>
指诗歌等韵文作品
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。--唐·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兰<名>
(形声。从艸,阑声。本义:兰草,即泽兰)
同本义
蘭,香草也。--《说文》
衡兰芷若。--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
兰槐之根是为芷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泽兰属植物的泛称,属菊科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于山中湿地,花紫红色,其茎、叶、花都有微香。古人所谓的兰,大抵指此而言,不是指兰科的兰。如:兰臭(朋友相契。引申为友情);兰麝(兰草和麝香。都是高贵的香料,古时用来薰香)
兰花。兰科。多年生常绿草本。观赏植物。如:兰英(兰花);兰香(兰花香味);兰生(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。芬芳四溢。后引申为引酒名)
兰属植物的泛称。如:长叶兰;多花兰;素心兰;建兰;墨兰
即“春兰”。亦称“兰花”、“山兰”、“草兰”、“朵朵香”G。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,根簇生、肉质、圆柱形,叶线形、革质,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,每茎顶开一花,花淡黄绿色、清香,供观赏
古指木兰。如:兰桨(用木兰制成的桨。代指船);兰舟(木兰舟。亦用为小舟的美称);兰棹(兰舟)
兵器架
武库禁兵,设地蘭锜。--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
又如:兰盾(放置兵器的架子)
假借为“栏”。栏杆;;
又置奴婢之市,与牛马同蘭。--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
假借为“籣”。盛弩矢之袋,形如木桶
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。--《管子·小匡》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