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<象>
(形声。从口,隹声。本义:急声回答声)同本义
唯者,应之速而无疑也。--《助字辨略》朱注
子曰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--《论语·里仁》
秦王跽而请曰:“先生何以幸教寡人?”范睢曰:“唯,唯。”--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
又如:唯阿(唯、阿同为应对语词。比喻差别不大);唯俞(应答辞);唯唯(恭逊的应辞);唯诺(应答;连声应诺而不表异议)
唯<副>
只有,只是;
唯圣人为能和。
唯北狄野心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唯余其一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唯巨石岿然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又如:唯心(佛教语,谓一切诸法(指万事万物),唯有内心。无心外之法。也称“唯识”);唯谨(唯有谨慎)
以,因为
唯无德也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冀之既病,则亦唯君故。--《左传》
表示希望、祈使
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。--《史记》
表示听任、任随;。常和“所”搭配
唯所纳之,无不如志。--《左传》
唯<连>
虽然,纵使--表示让步关系
公孙弘、张汤深心疾黯,唯天子亦不说也。--《史记》
唯<助>
表示肯定
如地如天,何私何亲;如月如日,唯君之节。--《管子》
用于句首,无实义
唯求则非邦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唯天子,受命于天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今乃立六国后,唯无复立者。--《汉书》
唯进修是急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唯师心自用。
唯道之所成。
东<名>
(会意。从木,官溥说,从日在木中。本义:东方,日出的方向)
同本义
东,动也。--《说文》
东方者,动方也,万物始动生也。--《白虎通·五行》
东方木也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。按:“日所出也。从日在木中,会意。”
东君,日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东邻。--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:“震为东。”
东方者,阳也。--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--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又如:关东;旭日东升;东夏(指中国东部);东朝(东宫);东极(东方边远之处);东君(神话中与西王母相对的东王公);东坦(女婿);东裔(东方边远地方);东村女(即东施);东方作(日出);东记(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。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)
特指东西向,与南北向相对。如:东亩(使田垄东西向)
东道主的略称。主人;。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。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,所以主人称东。如:房东;股东;今天我们作东;东主(东家;店主;房东)
春天。如:东皇(指春种;司春之神);东君(春神);东作(春耕;指春季作物)
指厕所。即“东厕”。旧时厕所设于北房左侧,故称东厕;。如:登东(上厕所);东净(厕所);东厮(厕所);东司(厕所)
东 <副>
向东,东去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--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
又如:东流(东去的流水);东波(向东流逝之水);东徙(向东迁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