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象火焰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物体燃烧所发的光、焰和热)
同本义
火,南方之行也。炎而上,象形。--《说文》
火之为言委随也,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。--《春秋·元命苞》
离为火。--《易·说卦》
火水妃也。春秋感情符,火者阳之精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
火,日气也。--《论衡·诘术》
人火曰火,天火曰灾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
国曰灾,邑曰火。--《谷梁传·昭公九年》
大者曰灾,小者曰火。--《公羊传·襄公九年》
火烧令坚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火令药熔。
又如:火链(旧时打火用的火力);火厝(火葬);火筒(烟筒);火火烛烛(火势很大);火厄(火灾);火备(防火设施)
火灾;发生火灾()
凡四遭火。--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又如:火兵(负责救火的兵);火事(失火事故);火殃(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);火所(发生火灾的地方)
灯火,指灯烛或火把;
江船火独明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拥火以入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火且尽。
火尚足以明。
又如:火鼓(火炬和战鼓);渔火;火燎(竹烛;火炬)
光芒;。如:火眸(火眼金睛)
热;热气,。如:火杂杂(形容非常热);火流(形容酷热);火风(炎热的风)
五行--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之一。如:火欲殂(指汉朝将亡。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);火位(五行中火行的方位)
中国古代兵制单位,十人为“火”,
皆解甲,散还火伍中。--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火星之简称。又名大火。司南方,主夏季。而古恒星之名,心宿二,古称“大火”,亦简称火
七月流火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大火谓之大辰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。按:“东方之宿三星,中一星色赤而大,故命之曰火。”
火为口舌之象。--《论衡·言毒》
又如: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;火角(火星芒角);火官(古时掌祭火星、行火政之官);火房(火星的分野)
指枪炮弹药。如:军火
比喻战争。如:交火;开火;停火
中医∶指阳性、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。如:上火,败火
古时通“伙”.伙。如:火家(伙计帮工);同火;合火;一火贼;火计(火家。伙计);火仓(伙食)
火〈动〉
焚烧;烧毁
火,燬也。--《说文》
火,言毁也,物入中皆毁坏也。--《释名·释天》
又如:火人(以火烧人);火库(焚烧敌方兵库);火队(焚烧敌方队伍,以乱其行阵);火积(焚烧敌方的储备)
用火烧物使熟。如:火灶(烧火做饭的设备。多以砖坯砌成)
生气;。如:他火了;火冒(发火;生气);火剌剌(发火忿怒的样子)
火<形>
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,一般指红色的
朱鳞火鬣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火云(红云);火采(红光);火狐;火旆(红色的旌旗);火树(形容开满红花的树)
紧急;。如:火匝匝(火杂杂。形容紧张、急迫);火崩崩(形容十分紧急);火签(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);火牌兵符(最紧急的命令;通知)
根<名>
(形声。从木,艮声。本义:草木之根)
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
根,木株也。--《说文》
蔓根为根,直根为柢。--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根深,则视久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是谓深根、固柢。--《老子》
有根株于下,有荣叶于上。--《论衡·超奇》
其无宿根者,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,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又如:根荄(根。荄:草根;又指根本,根源);根茇(植物的根部);根柢(草木的根);根垓(根核。植物的根;植根)
事物的本源,根由,依据;;;
根,始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根者,书之所谓柢也。--《韩非子·解老》
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。--《淮南子·原道》
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。--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
然病之生也,有根有柢。--陈亮《与彭子寿祭酒》
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,…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,而后生科举之士,皆束书不观,游谈无根,此又何也?--宋·苏轼《李君山房记》
又如:祸根(祸事的根源;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);根浅门微(根基浅,门第低微);根儿(根本);根气(根基。指禀赋、气质);根儿里(根本;本来);根苗(兆头,开头)
物体的下部,基部;
满庭田地湿,荠叶生墙根。--唐·白居易《早春》
又如:根下(物体的根基附近);墙根;堤根;根前(跟前)
痼疾
自去夏侵暑,入此秋变,头齿眩疼,根痼渐剧。--《宋书·颜延之传·自陈表》
又如:根疵(痼疾)
佛学名词。佛家能产生感觉、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。如:根器(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“根”。根能雕刻叫做“器”,泛指禀赋);根力(指五根和五力);根门(六根漏出种种烦恼,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,故称为“根门”);根缘(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)
数学名词。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,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;方根的简称
化学名词。即带电的基。如:硫酸根;氨根
延续后代的子孙
夏堪……零陵太守之根嗣也。--《相府小史夏堪碑》
又如:根嗣(长子);根谱(犹族史);根祖(祖宗)
根<动>
植根
半生无根着,飘转如断梗。--金·元好问《出京》诗
又如:根着(植根于地)
杜绝;根除
若攻之不根,是养疾疴于心腹也。--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
又如:根株
根究;追究
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,更不根究,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,给与民耕,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,重为搔扰。--宋·欧阳修《论牧马草地剳子》
又如:根勘(彻底查究);根究着实(追根究底,打听清楚);根刷(根刮,彻底清查;彻底搜求);根穷(彻底追查)
通“跟”。如:根寻(跟踪查找);根捕(跟踪缉捕);根索(跟踪,搜求或追查)
根<量>
用于条形物。如:一根竹竿;三根电线杆
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、强度或结构的线、纱、带、绳、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。如: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