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〈名〉
(形声。从虫,工声。甲骨文“虹”与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本义: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。主虹称虹,副虹称霓)
同本义
虹,螮蝀也,状似虫。--《说文》
虹霓也,云雾也,风雨也,四时也,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。--《列子·天瑞》
虹双出,色鲜盛者为雄,雄曰虹。暗者为雌,雌曰霓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疏
不霁何虹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虹亘中天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虹女(古代把虹比作美人,故称虹霓为虹女);虹梁(形状似虹的曲梁);虹霓(即彩虹);虹霓吐颖(吐气成虹霓。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)
旌旗。如:虹采(旗子)
彩色。如:虹旆(绘有颜色的旗帜);虹裳(彩色的衣服)
桥的代称
跨虹连绝岸,浮鼋续断航。--庾信《忝在司水看治谓桥》
通“讧”。惑乱
彼童而角,实虹小子。--《诗·大雅》
铭<动>
(形声。从金,名声。从金,与钟鼎器物有关。本义:在器物上雕刻文字)
同本义
铭者,自名也。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铭,明旌也。--《礼记·檀弓》
铭书于王之大常。--《周礼·司勋》。注:“铭之言名也。”
名,题勒也。--《字林》
其铭有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刻器曰铭。”
铭功会稽岭。--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·三》
又如:铭功(在金石上刻文字来记下功勋);铭戒(在金石等物品上,刻下言辞,以为劝诫);铭勒(镌刻金石,以记述功德)
牢记不忘
铭心立报,永矣无贰。--《三国志·周鲂传》
又如:铭佩;铭意(刻记于胸中的心志);铭戢(表示感谢别人的恩惠而深藏于心里);铭篆(比喻感激很深,没齿难忘);铭戴(感戴人的恩惠,铭刻于心,永远不忘)
铭<名>
为着确立持久的或公开的记载而刻写或题写的文辞(古多刻于钟鼎,秦汉以后有的刻在石碑上)
钟鼎之铭。--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又如:墓志铭;商汤《盘铭》;正考父《鼎铭》
刻写或题写的格言x。如:座右铭;砚铭
铭旌,即明旌。旧时竖在灵柩前标有死者官衔和姓名的旗幡。如:铭旌七尺(高官或其父母的铭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