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<形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二“夕”。表示数量大。本义:多,数量大,与“少”、“寡”相对)
同本义;;
多,重也。从重夕,会意。重夕为多,重日为叠。--《说文》
多,众也。--《尔雅·释诂》
何多日也。--《诗·邶风·旄丘》
与为多焉。--《史记·五帝纪》。索隐:“大也。”
宽裕而多容。--《荀子·致仕》
以是人多以书假余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多次;多分(多半);多士(众多士子);多感(多谢,非常感激);多口(多嘴);多般(许多事端;多半;大概);多口可(许多);多花(方言。许多);多许(多少)
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;过多;。如:这个字多了一个点;多因(多应。多半,大概);多时间(很久);多管(多敢。多半);多定(多半;肯定);多分(多半;差不多)
重。与“轻”相对
士亦以此多之。--《汉书·灌夫传》。注:“犹重之。”
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--《老子》
贤;好
听者自多而不得。--《吕氏春秋·谨听》。注:“自贤也。”
又如:多才(多才俊。女子昵称她所钟情的男子)
数词∶用于数量词后表示整数以下的余数或零头。如:两个多月;三尺多宽;五年多
相差程度大。如:病人今天好多了;多样时(过了很久;好一会)
赞许,推崇
此诚雕虫之戏,不足为多也。--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
姓
多<副>
多么
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。如:多钱一斤?多早(什么时候)
用在感叹句里,表示程度很高。如:你看人家做得多好!
虚指某种程度
只,仅仅
多见其不知量也。--《论语》
吾今实过,悔之何及,多遗秦禽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存亡有命,事楚何为?多取费焉。--《左传·定公十五年》
∶大多
以故多持女远逃亡。--《西门豹治邺》
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当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采草药》
弟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有绳索围绕于“弋”,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。绳索捆束木桩,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“次第”。本义:次第)
同本义
弟,韦束之次第也。--《说文》
乱必有弟。大乱五,小乱三。--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
弟弟
男子先生为兄,后生为弟。--《尔雅·释亲》
如兄如弟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称小功以下为兄弟,大功以上为昆弟。--《仪礼·丧服》
联兄弟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兄弟婚姻嫁聚也。”
又如:弟老的(排行最小的);弟郎(兄弟);弟兄相狱(兄弟相互诉讼);弟昆(弟兄);弟息(弟弟与儿子);弟道(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)
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。如:表弟;堂弟;弟长(年少者与年长者)
朋友相互间的谦称--多用于书信中“”。如:小弟;愚弟
门生;学生。如:徒弟;弟子孩儿(骂人语。婊子养的,妓女生的孩儿)
古代亦称妹为弟
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,兄弟也。--《孟子》
弟<动>
通“悌”。敬爱兄长
孝弟也者,其为人之本兴?--《论语·学而》
国有礼有乐,有诗有画,有善有修,有孝有弟,有廉有辩。--《商君书·去强》
能以事亲谓之孝,能以事兄谓之弟,能以事上谓之顺,能以使下谓之君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僚友称其弟也。--《礼记·曲礼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