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<名>
(形声。本义:禾名)
同本义
穆,禾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盖禾有名穆者也。”
古时宗庙制度,父居左为昭,子居右为穆。参见“昭穆”
辩庙祧之昭穆。--《周礼·小宗伯》。注:“父曰昭,子曰穆。”
代指右边
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,排班立定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昭穆(左边和右边)
姓
穆<形>
恭敬;;
于穆清庙。--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
穆穆皇皇。--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
我其为王穆卜。--《书·金滕》。传:“敬也。”
又如:肃穆(严肃恭敬);静穆(安静庄严);穆穆(端庄恭敬);穆穆纯纯(恭敬诚恳的样子)
壮美;
穆穆文王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天子穆穆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又如:穆穆(端庄盛美的样子);穆行(美行);穆如(和美的样子);穆若(和美的样子)
肃静
于是吴王穆然。--《论衡·非有先生论》。注:“犹默静思貌也。”
又如:穆静(安靖);穆然(静思的样子);穆穆(宁静;静默)
淳和,温和;
穆如清风。--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
又如:穆远(淳和深远);穆耀(祥和光明)
和睦
而与夏侯尚不穆。--《三国志·苟彧传》
又如:穆清(和睦清明);穆亲(和睦相亲);穆畅(清和畅美)
纯正
布德执义曰穆。--《周书·谥法》。注:“纯也。”
又如:穆羽(声细如五音之羽,穆然相和)
诚信。如:穆宣(诚信公明);穆卜(虔诚占卜)
深远;幽微;-
穆眇眇之无垠兮,莽芒芒之无仪。--《楚辞》
清彻
天色澄穆,亦惟此时也。--宋·苏轼《答王敏仲》
通“睦”。和睦
周公穆康叔,管蔡则流言。--曹植《豫章行》
通“默”。不语;
于是吴王穆然,俛而深惟。--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
红<形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工声。本义:粉红色)
同本义
红,帛赤白色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按,此今人所谓粉红、桃红也。”
缙红繎。--《急就篇》。颜注:“红,色赤而白也。”
红,绛也,白色似绛者也。--《释名·释采帛》
红紫不以为亵服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又如:红衣(荷花瓣儿);红香(花瓣);红脂(蟹黄)
后也指各种红色
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--唐·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又如:红巾(红色巾。对绿林好汉的称呼,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,史籍上因称红巾);红灼灼(形容鲜红);红颩颩(亦作“红彪彪”。形容鲜红);红轮(红日)
象征革命、进步;。如:红区;红军
指得宠、出名、走运或事业兴旺等。如:红人;红火;红角儿
红<名>
美人的代称。如:红泪(泛指女子的眼泪);红袖(指美女);红闺(少女的卧房,同红楼);红袖添香(指有美女相伴)
红色物品
红衣服或红布。如:穿红带绿的妇女
染料。如:酸性红;碱性红;红点子(清代官吏的委任状,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、钓一下);红椅子(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,表示名单终止。后因称最后一名“坐红椅子”)
胭脂。如:对脸敷红
红绫等织物--旧时常用作礼物。如:红抹额(束在额头上的红巾);红勒帛(用红帛制的腰带);红罗(红帛);红缨帽子(清朝的礼帽,帽上披有红缨)
血的婉辞。如:吐红(吐血);下红(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);红铅(妇女月经);红刀子(带血的刀子)
花的代称,花多红色,故借红代花
晓看红湿处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又如:红芳(指红花);红林(盛开红花的树林);红萼(红花);红葩(红花)
喜事,嫁娶庆贺之事。如:红白(红事与白事);红白大礼(喜事与丧事的礼仪);红鸾(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,主婚配等喜事)
红利(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)。如:分红(分配红利)
草名。如:红草(即荭草。泛指红色的草);红兰(兰草的一种)
顺利;成功。如:他唱戏唱红了
春秋时鲁国地名。在今山东省境内
秋,蒐于红。--《春秋》
红<动>
变红,呈现红色。如:红头涨脸(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);红蚕(老熟的蚕,体呈红色,故称);红兽(烧红的兽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