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<名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草(木),草木春时生长;中间是“屯”字,似草木破土而出,土上臃肿部分,即刚破土的胚芽形,表示春季万木生长;“屯”亦兼作声符。小篆字形,隶变以后,除“日”之外,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。本义:春。四季的第一季)
同本义
春,推也。从艸屯,从日,艸春时生也。会意,屯亦声…今隶作春字,亦作芚。--《说文》
春为青阳,春为发生,春秋繁露。春者,天之和也。又春,喜气也,故生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
春者何,岁之始也。--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
为此春酒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--孟浩然《春晓》
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?--王维《相思》
又如:春归(春天来临);春闱(春季考试);春蚕(春季饲养的蚕);春事(春季农耕之事);春人(春游之人);春试(春季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);春忙(春季农耕忙碌时);春社(元宵节前后举行猜灯谜活动的一种游戏组织)
男女情欲()
有女怀春。--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
又如:怀春(少女爱慕异性);春女(怀春的女子);春方(春药);春兴(情欲);春线(浸过兴奋药剂的线。淫秽物品)
指草木生长;花开放。常喻生机;。如:春眼(形容柳叶初生之芽);春梢(春条的末稍);春丛(春日丛生的花木)
唐人呼酒为春。如:春杯(指酒杯);春台(饭桌);春酎(春酒。酎,醇酒,泛指酒)
泛指一年
一卧东山三十春。--高适《人日寄杜二拾遗》
又如:春年(青春,年华);春秋(年纪;年数)
春色;喜色;x。如:春山(眼眉,妇女的眉色);春晕(春色晕染);春减(春色减退)
北斗指向东方为春,故以春指代东方。如:春方(东方);春路(东方的道路);春溟(东海)
需<动>
(会意。从雨而声。“需”指遇雨,停在那里等待。本义:等待)
同本义
需,须也。--《易·需》。传:“需者,待也。”
聂许闻之需役。--《庄子·大宗师》
九江需次今几年,去去渌水依红莲。--宋·楼钥《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》
略举数端,以需善择。--清·包世臣《文谱》
又如:需次(候补官员依照资历补缺);需铨(等待铨选录用)
需要;;
零星需用亦在账房内开销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按需分配;必需;需用(需要的用度)
索取
只为前日毛延寿,指写丹青,遍需金帛。--明·陈玉阳《昭君出塞》
需,索也。--《古今韵会举要》
又如:需勒(勒索)
迟疑;观望
率故多尤,需为事贼。--《文心雕龙》
又如:需缓(迟缓);需滞(授职后迟迟不能赴任)
应该;必然;;
儒者本无所谓教,达而在上,穷而在下,需不能出此范围。--清·王韬《原道》
又如:需要
需<名>
需用的东西
与民均纳供需。--《元史·成宗纪二》
又如:军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