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<形>
(本作勈,或作恿。形声。从力,甬声。从力,与力气有关。本义:果敢,胆大)
同本义
勇,气也。--《说文》
无拳无勇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尔勇伊何。
勇志之所以敢也。--《墨子经上》
勇,文之帅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知死不辟,勇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勇于就死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若素名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兴甚勇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勇而多艺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忠勇(忠诚而勇敢);英勇(勇敢出众);勇悍(勇敢强悍);勇烈(勇敢猛烈);勇夫(勇敢的人);勇功(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);勇沉(勇敢沉着);勇果(勇敢果断)
勇猛;凶猛
勇悍果敢,取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--《庄子》
勇,天下之凶德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每战,常陷陈却敌,勇冠腾军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神勇(形容人非常勇猛);骁勇(勇猛);勇鸷(勇猛强悍)
勇<名>
勇气,勇力;
可使有勇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勇冠三军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其勇过人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,也泛指士兵。如:乡勇;勇丁(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);游勇(指失去统属的士兵)
姓
净<名>
(形声。从水,争声。本义:春秋时鲁国北城门“争门”的护城河)
同本义
净,鲁北城门池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北城之门曰净门,当因池水名净而命也。公羊传所谓鹿门、争门、吏门,盖以争为之。
京剧中的一类角色。如:生旦净末;净角(净脚。戏剧角色之一,一般扮演性格刚烈粗鲁或奸险的人物,俗称“花脸”)
净<形>
假借为“瀞”。清洁,洁净。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。亦指明净
风烟俱净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亭亭净植。--宋·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又如:窗明几净;白净(白而洁净);净本(唐人称誊写清楚的文书);净袜(白色布袜);净色(明净的月色);净衣(洁净的衣服)
空无所有,无余x
北累既除,表里俱净。--萧子良《开物归信门》
又如:净办(净辨。消静,干净利索);净光(一点不剩);净尽(一点不剩)
纯,纯粹;。如:净利;净壹(指德性纯一)
同“静”。宁静;不烦扰。如:净办(清净,安闲);净了(僻静,隔绝尘世);净荡荡(寂静空旷的样子);净神(静神,使心神安静)
佛教语。清静。如:净食(佛教用语。依佛戒,禁止比丘啖食生物。草、菜、瓜果等,必以火烧煮,或以刀、以爪甲除去皮核后食用,故称净食);净瓶(指佛教徒用来储水饮用或洗手的澡瓶)
指颜色∶不混有其他颜色的;纯净的。如:净红和净蓝
冷
朝嫌剑花净,暮嫌剑光冷。--唐·李贺《走马引》
净<动>
洗净;清除;。如:净面(洗脸);净面水(洗脸水);净耳(挖取耳垢);净发(剃掉头发);净扫(打扫干净;扫除净尽)
佛家用语∶指破除情欲、无所沾染。如:六根已净
…为教以修善慈心为主,不杀生,专务清净。--《后汉书》
为男子去掉睾丸。如:净身
净<副>
只有,仅。如:这几天净下雨;桌上净是书;净情(净拿;净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