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<名>
(形声。从金,艮声。本义:一种白色金属,通称银子)
同本义。一种白色的金属元素,能发出响亮声音,有延展性和良好的韧性,可达到高度抛光状态,在化合物中主要以一价形式存在,是所有物质中具有最高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物质,在自然界中以自生式共生状态(如在脆银矿、辉银矿、淡红银矿、深红银矿和角银矿中)存在--元素符号
钿头银篦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金银华美之服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银制的器物。如:银盘(银质的盘子);银樽(银制的酒杯);银篦(银质的栉发用具);银龟(上面镌有龟形钮的银印);银镝(银制的箭头)
银质的货币。也用以泛指金钱。如:银库(存放银钱的地方)
银<形>
色白如银-。如:银花火树(形容灿烂多彩的灯火或焰火);银霜炭(一种表面洁白的优质无烟炭);银霰(白色小冰粒,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);银蟾(指月亮);银硝(一种粉状化妆品,兼有医疗作用);银海(道家指眼睛);银沫(形容洁白的雪花);银红(最早的鲜红颜料)
音<名>
(指事。从言含一。甲骨文“言、音”互用,金文、小篆在“言中加一横,表示所发之音。本义:声音)
同本义;
音,声也。生于心,有节于外。谓之音。--《说文》
八音。一说笙、祝、鼓、箫、琴、埙、钟、磬也。--《白虎通·礼乐》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--《礼记·乐记》
夫音,乐之舆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
鸡狗之音相闻。--《庄子》
北音清越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鸟兽音迹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音颡(喉咙);音强(指声音的强弱。也叫响度或音势。音的强弱,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,振幅大者则音强,振幅小者则音弱);音制(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);音频(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)
音乐
莫不中音。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赵王好音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如:音律;音调
泛指语言、消息、讯息等;;。如:佳音;音讯(言信,消息)
字的音读
乡音无改。--唐·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盖音谬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音韵(指“汉”字字音中的声、韵、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