逊<动>
(形声。从辵,孙声。本义:逃遁)
同本义
遜,遁也。--《说文》
吾家耄逊于荒。--《书·微子》
是以耆儒硕老,抱其书而远逊。--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
又如:逊郊(天子逃遁于荒野)
辞让;退让
将逊于位。--《书·尧典序》
用率我唐典,敬逊尔位。--《三国演义》
以其逊职,是有进阶,式从彝序,无替成命。--唐·常衮《授李抱玉》
心想挑了个斜岔儿,把大家逊出去就完了事了。--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逊受(谦让着接受);逊辞(辞让;推辞);唐尧逊位;逊国(让国);逊迹(退避;隐居);逊坐(让坐)
不如,比不上。如:毫无逊色;稍逊一筹
逊<形>
谦逊;恭顺
五品不逊。--《虞书》
危行言逊。--《论语》。集解:“顺也。”
辞令逊敏。--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
与其不逊也宁固。--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逊谢(恭敬和辞谢);逊让(谦虚退让);逊弟(敬顺兄长);逊服(顺从;服从)
滨<名>
(形声。从水,宾声。本义:水边)
湖、河、海的水边陆地;;
南涧之滨。--《诗·召南·采蘋》
率土之滨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。传:“滨,涯也。”
海滨广斥。--《书·禹贡》
屈原至于江滨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湘江之滨;溪滨;滨涯(水边);湖滨;海滨
古州名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公元956年)改赡国军置,治所在渤海(今滨县)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滨县、沾化、利津和博兴县的一部分
姓
滨<动>
通“濒”。靠近;临近;
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,是以滨于死。--《国语·齐语》
至乎章和之初,降者十余万人,议者欲置之滨塞。--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
滨于殆,而有喜。--刘禹锡《鉴药》
而邹、鲁滨洙、泗。--《史记》
有人滨河而居,习于水。--《列子·说符》
又如:滨海(靠近海边;沿海);滨近(临近,靠近);滨就(接近成功)
滨海区
临近海滨的区域;亦指滨海的建成区(如建有房屋和散步道的区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