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〈动〉
(形声。从斤,从木,辛声。据甲骨文,左边是木,右边是斧子。指用斧子砍伐木材。本义:用斧子砍伐木材。“新”是“薪”的本字)
砍伐树木()
新,取木也。--《说文》
且彼亦知“新”之为义乎?衣之始裁为之“初”,木之始伐谓之“新”。--章炳麟《论承用“维新”二字之荒谬》
更新,使之新;
如何新畬。--《诗·周颂·臣工》
旧染污俗,咸与唯新。--《书·胤征》
又如:新民(使民更新);新美(刷新使之美好);新醮(改嫁);新梢(新长出的树梢)
新〈形〉
初次出现。与“旧”相对
于彼新田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宴尔新昏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新台有洒。--《诗·邶风·新台》
谁家新燕啄春呢。--唐·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
变易新声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故日新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新夷目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新板洋钱(指清代机铸的雕有龙形图案的银元);新发子硎(喻初入学的学生);新文(新闻;新鲜事儿;过分追求新奇的文章;时文)
新洁;新鲜;清新
新鲜自求珍。--扬雄《太玄·务》
柳色新。--唐·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如镜之新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:新鲜衣服(新鲜洁净的衣服);新莺出谷(形容鸟鸣悦耳);新切(清新而贴切);新句(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);新光(新鲜的光彩);新米(指本年新收获的米)
开始的;
必为新圣笑矣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新年下(农历新年;春节);新元(新春元旦);新吉(农历元旦);新年新岁(农历春节期间);新朔(指农历每月初一);新阳(初春)
结婚或结婚不久-
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。--唐·杜甫《佳人》
又如:新妇(新结婚的女子);新官(新郎。亦称“新官人”);新姑娘(刚结婚或结婚不久的女子);新娘子(新娘);新婚燕尔(极言新婚欢乐。燕,宴,安乐的样子)
没有用过的
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--汉·佚名《古艳歌》
又如:新笔
新近;刚刚;
太后新用事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刘表新亡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新来与世界为缘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又如:新霁(新晴);新军(新投充的兵);新化(新经教化);新立(新登上君位);新好(新结交的好友)
新〈名〉
指刚收获的粮食或蔬菜等
天子尝新。--《礼记》
朝代名X。汉王莽初封新都侯,初始元年(公元八年)代汉称帝,国号新,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。更始元年(公元23年)为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
柴薪。后作“薪”
百姓斩木艾新而各取富焉。--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新的人或事物;
温故而知新。--《论语》
即其新。--唐·韩愈《原毁》
不图其新。
姓
典<名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册”字,下面是大。本义:重要的文献、典籍)
同本义;
典,五帝之书也…庄都说,典,大册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谓从册,从大,古文从古文册。
典,经也。--《尔雅·释言》
不可为典要。--《易·系辞》
是能读三坟、五典、八索、九丘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
司晋之典籍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不远而复,先典攸高(重贵)。--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自书典所记,未之有也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药典;字典;释典(佛经);法典;佛典;引经据典;典志(记载政典的文籍);典坟(《三坟》和《五典》的省称。都是上古的典籍)
常道,准则。如:典型(常刑;常规);常典(常法);典要(不变的标准);典式(典范,法式)
法律;法规;
掌建邦之三典,轻典、中典、重典也。--《周礼·大司寇》
又如:典例(可依为准则的成例);典常(常法,常规);典诰(古代文体名。典指常法;诰指诏令)
典礼,仪节。如:盛典;开国大典;庆典(庆祝典礼);典重涂山(比喻典礼重要,规模宏大。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)
典故。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。如:语出何典;典实(典故,史实);典证(出典和依据)
典章,法令制度。又称“典度”。如:典则(典章法则);典册(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);典律(典章律令)
典<动>
主持;主管
命汝典乐。--《书·尧典》
或时下愚而千金,顽鲁而典城。--《论衡·命禄》
专典机密。--《三国志·吴仪传》
又如:典御(掌管统治);典诠(主持选拔);典守(主管、保管;看守);典历(掌管;经历)
抵押,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,换取一笔钱,不付利息,议定年限,到期还款,收回原物
朝回日日典春衣。--杜甫《曲江二首》
民间质典,利息重者至五、七分。--《金史·百官志》
又如:典东西;典地,典田(典当田地);典衣(典押衣服);典身钱(卖身钱)
典<形>
庄重高雅。指文章、言辞有典据,高雅而不浅俗;。如:典畅(典雅通畅);典则俊雅(典雅庄重);典辞(典雅的文辞);典藻(典丽华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