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<动>
(会意。从韋币从行。甲骨文中“卫、韦”同字。意思是在大道(行)站岗保卫(韦)。本义:保卫;防护)
同本义
卫,宿卫也。--《说文》
卫护也。--《玉篇》
以卫王宫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》
备一夕之卫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卫籍(军籍);守卫(防守保卫);自卫(保卫自己);捍卫(保卫);卫守(保卫防守);卫助(保卫协助);卫足(比喻自全或自卫);卫侍(保卫侍奉);卫社(保卫国家);保家卫国;卫卒(护卫的兵卒);卫养(保护安抚);卫从(护卫侍从);卫蔽(卫护遮掩)
防护使之不受危险。如:卫奉(守护侍奉)
谋求
有货,以卫身也。--《国语·鲁语下》
卫<名>
卫士,保镖。如:卫帮(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)
担任卫护、防守之职的人
文公之入也无卫,故有吕、却之难。--《左传》
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
过了半年,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,因买卖不公,彼此吵闹起来。--《儒林外史》
驴的别称
南中丞卓,吴楚游学十余年,衣布缕,乘牝卫,薄游上蔡。--《云溪友议》
箭羽'
楚熊渠子出,见寝石,以为伏虎,将弓射之,矢没其卫。--《论衡·儒增》
卫生的简称。如:环卫部门
古国名。周武王弟康叔封地。至懿公为狄所灭。戴公野处漕邑,文公又徙居楚丘。秦始皇既统一全国,独置卫君,为附庸,至二世元年废
之晋过卫。--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宋、卫、中山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边陲,边远的地方
侯卫之班,藩服之职。--《文选》
水名。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,南流至县东南,合滹沱河
恒、卫既从,大陆既作。--《书·禹贡》
肢体
四卫变强。--《吕氏春秋》
姓。如:卫青(汉武帝时的大将军,在讨匈战争中,屡立战功);卫夫人(晋卫恒从女,李矩妻,也称“李夫人”。善书法。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书法为她所传授)
纲<名>
(形声。从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,冈声。本义:提网的总绳)
同本义
纲,维紘绳也。--《说文》
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--《书·盘庚》
纲纪四方。--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。笺:“张之为纲,理之为纪。”
四方之纲。--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
举其宏纲。--《书·序》
纪纲之仆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
善张网者引其纲,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。则是劳而难,引其纲则鱼已囊矣。--《韩非记·外储说右下》
又如:纲挈目张(犹纲举目张);纲提领挈(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)
事物的关键部分,事理的要领
为政贵当举纲。--《北史·源贺传》
然洽闻之士,宜撮纲要,揽华而食实,弃邪而采正。--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
熔则纲领昭畅。--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
法令为维纲。--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纲辖(朝廷中枢总要之职。唐、宋多指尚书省执政官);大纲(内容要点);一部两卷本的世界史纲
纲维;法度;。如:纲条(法纪);纲理(纲纪;法度);纲网(纲维;法度);纲宪(法纪;法度)
生物分类中的一个大类,位于目之上,在现代分类中位于门或部之下,而在林奈分类法中为最高种类。如:鱼纲;鸟纲;哺乳纲
唐、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。如:茶纲;盐纲;纲盐(编队运送的大批食盐);纲运(成批运送大宗货物。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,分若干组,一组称一纲)
纲<动>
系束;
纲恶马。--《周礼·夏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