态〈名〉
(会意。从心,从能。简体字为形声。从心,太声。本义:姿态,姿势与状态)
同本义;;
態,意态也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意态者,有是意,因有是状,故曰意态。从心能,会意。心所能必见于外也。”
柔远能迩。--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能,恣也,恣即态也。”
人之态不如备。--《荀子·成相》。按:“诈态也。”
尽变态乎其中。--张衡《西京赋》
滂心淖态。--《楚辞·大招》
狗偷致态。--傅毅《舞赋》
宁溘死而流亡兮,予不忍为此态也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有风既作飘摇之态,无风亦呈袅娜之态。--李渔《芙蕖》
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,上多事则下多态,上烦扰则下不定。--《淮南子》
尽态极妍。--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密则无态。--清·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情状,神情;
览将帅之变态。--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。又如:病态;情态;气态;液态;态色(踌躇满志的神色);态状(状态;状貌);态浓(妆扮浓艳)
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--见“主态”
欢<动>
(形声。从欠,雚声。本义:喜悦,高兴)
同本义;;
欢,喜乐也。--《说文》
君子不尽人之欢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夫妇不得不驩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若果养乎?予果欢乎?--《庄子·至乐》
许子而大欢,彼将知君利之也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而大国与之懽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饮酒则欢乐。--《庄子·渔父》
今日之欢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众宾欢也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欢动一城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奉一日之欢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又如:欢容(喜悦的容颜);欢洽(快乐和睦);欢哄(欢乐,哄闹);欢情(喜悦的心情)
欢迎,殷勤地或诚挚地迎接
闻其声,争交欢解。--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
又如:欢门(宋代酒馆、店铺用彩色纸帛装饰门窗,以招徕顾客,谓之欢门)
方∶起劲;活跃;。如:你不是跑得挺欢吗?
欢<名>
古时男女相爱,女子对情人的称呼
唱尽新词欢不见,红霞映树鹧鸪鸣。--刘禹锡《踏歌词》
闻欢下扬州,相送楚山头。--古乐府《莫愁乐》
欢爱。指男女交合之事x。如:求欢;寻欢;欢场(寻欢作乐的场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