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<名>
(形声。从页,公声。从“页”的字一般与“头”有关。本义:容貌,仪容)
同本义
颂,貌也。--《说文》
鲁徐生善为颂。--《汉书·儒林传》
庶考斯之颂仪。--《杨统碑》。经传皆以容为之。
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容”
占兆之词
其颂皆千有二百。--《周礼·大卜》
《诗经》的六义之一(《诗经》)。与风、雅、赋、比、兴合称六义。指《诗经》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,即收集在《周颂》、《鲁颂》、《商颂》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
文体之一,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;。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、风格的精炼、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。如:史岑《出师颂》;颂赞(文体名。颂,是用以歌颂功德,如扬雄有《赵充国颂》;赞原用于赞美,后来也用于评论。如袁宏有《三国名臣序赞》)
颂<动>
歌颂;x;;
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。--《荀子·天论》
什一行而颂声作矣。--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
又如:颂椒(歌颂皇后);颂子(文体的一种);颂古(佛家语。指选过去的公案,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);颂美(赞扬他人的功德)
祝颂x。如:顺颂时安;并颂俪祉
通“诵”。朗读
颂其诗,读其书。不知其人,可否?--《孟子·万章下》
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颂读,昼夜不息。--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
昌<形>
(会意。从日,从曰。本义:善,正当)
同本义
昌,美言也。--《说文》
禹拜昌言。--《书·大禹谟》
又如:昌言(正直的善言、好话);昌教(善美的教化)
兴旺发达,与“亡”相对
邦乃其昌。--《书·仲虺之诰》
顺之者昌,逆之者不死则亡。--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--清·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又如:昌瑞(昌盛祥瑞);昌乐(兴盛安乐)
光;光明
一曰日光。诗曰:东方昌昌。--《说文》
又如:昌晖(光明);昌华(光华)
壮大;美好;
猗嗟昌兮,颀而长兮。--《诗·齐风·猗嗟》
又如:昌大(盛大);昌化(大的恩泽);昌世(太平盛世)
昌<名>
生物;
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。--《庄子·在宥》。释文:“百昌,犹百物也。”
通“菖”。
又如:昌本(菖蒲根);昌羊(即菖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