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<名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中间像水脉,两旁似流水。“水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。从水的字,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,或表示水的流动,或水的性质状态。本义: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,无色无味且透明,形成河流、湖泊和海洋,分子式为2,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)
同本义
水,准也。--《说文》
水,准也。准,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。--《释名》
积阴之寒气为水。--《淮南子·天文》
五行一曰水。--《书·洪范》
凡平原出水为大水。--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
水曰清滌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,众士慕仰,若水之归海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水铫(烧水用的小型器具);水头儿(风波);水湿(水气;潮气);水蛊病(水臌病);水中丞(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);水落归槽(比喻心里踏实安定);水喷桃花(比喻脸色好看);水镜先生(指三国时的司马徽,清明如水和镜);水陆杂陈(水陆毕陈。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);水廓(傍水之城廓);水涡(水中漩涡);水馆(临水的馆舍或驿站)
特指河流
在水之湄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月明江水寒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又如:水口(渡口);水汊(河的支流);水志(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);水牒(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);水谷(山间河沟);水尾(江河的末端);水老鼠(专在船上偷窃的贼);水事(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);水禁(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);水会(河流汇合处)
泛指一切水域
水府幽深,寡人暗昧,夫子不远千里,将有为乎?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刘备、周瑜水陆并进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水陆(佛教中的水陆道场);水泊(湖泽);水居(居住于水乡);水隍(水沟);水王(海的别称);水伯(传说中的水神;大河流);水宿(水上宿夜;水中住宿);水脉(水路,地下的伏流);水潦(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)
汁、液的通称。如:水礼(果饵等礼物);水果糖(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);墨水;口水;泪水;药水;汽水
大水;水灾
故尧禹有九年之水,汤有七年之旱。--汉·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曰:天地有法乎?曰:水旱疾疫,即天地调剂之法也。--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又如:水备(防止水患的设施);水墉(防洪墙)
星名。如:水宿(星座名。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)
官名'。如:水虞(古代官名。掌管川泽的政令);水官(掌管治水、征收鱼税的官)
货币中银的含量。银子的成色,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。如:贴水;扣水;汇水;水丝(成色低劣的银子)
五行之一,
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--《书·洪范》
水生动植物。如:无力买田聊种水,近来湖面亦收租
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。如:水局(旧指妓院娼家);水客(跑码头的商人,也指人贩子)
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。又“发水”就是“发财”x
指水军
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。--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
水族。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居住在贵州省
姓
水<动>
泅水,游泳
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水式(指游水的技能);水行(谓游水);水事(指驾船、泅水之类的事情)
哄诱探询x。如:连水带拍,把他问的三心二意
用水测平
匠人建国,水地以县。--《周礼》
方∶不成功,败了
我这个月,水啦。--《伐木人传》
水<形>
方∶马虎的,不负责任的
这个办事的太水了!事情没办妥,还损坏了一辆车子。--《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》
拥<动>
(形声。从手,雍声。本义:抱)
同本义
闭门,聚众鸣鼓。众恐,拥柱而歌。--汉·刘向《列女传》
又如:拥树(拥抱小孩;环抱树木);拥矢(古代行投壶礼时,卑者抱矢而投);拥社(抱持社主);拥持(拥抱);拥膝(抱膝)
簇拥
诸将所拥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蜂拥而上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乡民蚁拥。--《广东军务记》
又如:前呼后拥;一群人拥着老教授走出来;拥攒(围拢);拥舍(厅堂边的小屋)
环抱
回首孤城,依约青山拥。--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
旗翻光复照神州,虎踞龙蟠拥石头。--柳亚子《题太平天国战史》
又如:拥列(环抱耸列);拥炉(围炉取暖);拥带(屏障环绕)
持;执持
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拥至尹前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拥火以入。--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拥豪民马前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张黄盖拥纛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:拥篲(为迎接贵宾而大扫除);拥书(持书;捧读;亦指沉溺于书堆中);拥主(挟持君主)
聚集
今操已拥百万之众。--《三国志·蜀老》
又如:拥兵(掌握、聚集军队);拥集(聚集)
拥戴。如:拥立(拥戴皇帝或首领即位);拥祐(拥右,拥佑。拥戴帮助;保佑);拥军(地方拥护军队)
拥挤
严禁闲人围看,拥挤喧哗。--《福惠全书·刑名部·人命上》
又如:拥户(挤满一屋子)
护卫。如:拥全(护卫保全)
裹
以衾拥覆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拥项(围脖);拥皋比(坐拥皋比。任教。皋比:虎皮);拥衾、拥被(半卧以被裹护下体);拥覆(围裹覆盖)
通“壅”。阻塞
又拥阏不通。--《史记·朝鲜列传》
事不拥隔。--《三国志·夏侯尚传》
拥隔我通逵。--唐·丘鸿渐《愚公移山赋》
又如:拥遏(阻塞,阻拦);拥道(堵塞道路);拥滞(留滞;阻滞;滞缓)
遮盖
女子出门,必拥蔽其面。--《礼记·内则》
又如:拥蔽(遮掩);拥掩(遮掩)
占有
拥雍州之地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拥众数万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拥百万之众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拥蹲(占有权位);拥制(控制);拥兵(掌握、聚集军队)
培植。如:拥灌(培植灌溉);拥土(在作物茎的基部周围培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