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<动>
(形声。从木,尌声。本义:栽树)
同本义
树,生植之总名。--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植,立也。假借为尌竖字。
宿敢不封殖此树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
夫坚树在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树木也。”
地道敏树。--周礼《中庸》。注:“谓殖草木也。”
二曰树艺。--《周礼·大司徒》
树之榛栗。--《诗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
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树事(种植草木之事);树杨(种植杨树);十年之计,在于树木;树其树以荫行人
种植;
树,种也。--《广雅》
所食之粟,伯夷之所树与?--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后稷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树萱(种植萱草);树稼(种植农作物);树植(种植);树养(种植培养)
竖起或建起;树立
崇牙树羽。--《诗·周颂·有瞽》
犹有未树也。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如是,则人有树事之患,而有争功之祸矣。--《荀子·富国》
皆稽颡树颔,扶服蛾伏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树德而济同欲焉。--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无易树子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三年》
筑石寨土堡于要隘,树帜曰:“谢庄团练冯”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树炮(架炮);树建(建立,树立);树表(竖立标志);树栅(构筑栅栏);树牙(建立牙旗);树竿(竖着竹竿);树功(建立功勋);树事(建立事业);树基(建立根基);树教(建立教化);树君(立君主);树子(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)
培植;培养;
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--《管子·权修》
树<名>
树木
树,木总名也。--《广韵》
树,木生植之总名。--《说文系传》
有嘉树焉,宣子誉之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
树木方盛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--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果树;松树;树科(草丛;灌木丛);树上开花(比喻好上加好);树老招风,人老招贱(树老被风吹,人老被轻视);树末(树梢);树桠(树杈子);树杪(树梢);树株(树棵);树阙(树间空隙);树簇(树木丛生);树瘢(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)
树状物.。如:铅树;脉管树;肺泡树;活树,小脑活树
姓
勇<形>
(本作勈,或作恿。形声。从力,甬声。从力,与力气有关。本义:果敢,胆大)
同本义
勇,气也。--《说文》
无拳无勇。--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尔勇伊何。
勇志之所以敢也。--《墨子经上》
勇,文之帅也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
知死不辟,勇也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
勇于就死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若素名勇。--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兴甚勇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勇而多艺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忠勇(忠诚而勇敢);英勇(勇敢出众);勇悍(勇敢强悍);勇烈(勇敢猛烈);勇夫(勇敢的人);勇功(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);勇沉(勇敢沉着);勇果(勇敢果断)
勇猛;凶猛
勇悍果敢,取众率兵,此下德也。--《庄子》
勇,天下之凶德也。--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每战,常陷陈却敌,勇冠腾军。--《三国志》
又如:神勇(形容人非常勇猛);骁勇(勇猛);勇鸷(勇猛强悍)
勇<名>
勇气,勇力;
可使有勇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勇冠三军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其勇过人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,也泛指士兵。如:乡勇;勇丁(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);游勇(指失去统属的士兵)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