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<名>
(形声。从言,寺声。本义:诗歌)
同本义;;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诗,志也。--《说文》
诗所以合意,歌所以咏诗也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教六师,曰风,曰赋,曰比,曰典,曰雅,曰颂。--《周礼·大师》。毛诗序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
临清流而赋诗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诗筒(装诗稿的竹筒);诗瓢(放诗稿的瓢勺);诗友(以诗词唱和的朋友);诗虎(作成诗句的灯谜);诗流(诗的流别系统);诗案(因诗获罪的案件);诗眼(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);诗债(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);诗传(诗集);诗狱(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)
指《诗经》。在古语中凡称“诗曰”、“诗云”都是指《诗经》
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诗云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诗什(《诗经》以十篇为一单位,编为一卷,因乃名为一什);诗序(《诗经》的序);诗教(《诗经》的教化功能);诗传(《诗经》的注解)
诗人。如:诗公(对诗人的尊称);诗手(诗人);诗侣(诗友);诗囚(指苦吟诗人。因其诗境艰涩困苦,如被囚禁一般);诗奴(轻视下乘的诗家。好作诗或绝无佳篇);诗宗(对诗人的敬称词);诗翁(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);诗圣(有极高成就的诗人)
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。如:诗景(优美的景色);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
诗<动>
诵诗;作诗;赋诗歌颂
能造者其必诗,敢往者无不赋。--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诗功(作诗的功力);诗酒(做诗与饮酒);诗道(作诗的规律、主张和方法);诗牌(用以题诗的木板);诗怀(做诗怀念)
凯<名>
(会意,从豈,从几。“几”象架子。字本作“豈”,也作“愷”。从豆,省声。本义:军队得胜所奏的乐曲)同本义
豈,还师振旅乐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经传多以愷为之。亦作凱。
凯以强教之。即以豈胜豈乐为训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汔可休而凯归。--左思《吴都赋》
则令奏恺乐。--《周礼·大司乐》。注:“献功之乐。”
恺乐献于社。--《周礼·大司马》。注:“兵乐曰恺。”
振旅恺以入于晋。--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注:“乐也。”
六军张凯声如雷。--刘克庄《破阵曲》
又如:凯入(奏着胜利的乐曲归来);凯乐(演奏胜利的乐曲);凯声(胜利的乐歌声);凯期(胜利的日期);凯还(胜利归来)
凯<形>
和乐;欢乐;;
故凯乐之情,见于金石。--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。又如:凯泽(和乐,欢乐);凯乐(和乐,欢乐)
安乐;温和;
凯风自南。--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心凯康以乐欢。--宋玉《神女赋》
又如:凯易(平和平易的样子);凯风(和风;南风);凯弟(和顺善良的样子)
凯<动>
杀,斩
叵耐这两个畜生逃走,今日捉将来,我恼了,如何不凯?--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