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<动>
(形声。从水,闰声。本义:雨水下流,滋润万物)
同本义
润,水曰润下。--《说文》
润,渍也。--《广雅》
润之以风雨。--《易·系辞》
雨润万物。--《论衡·雷虚》
温润而泽。--《礼记·聘义》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--唐·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又如:润一润喉咙;润下(雨水下以滋润万物);润雨(受雨水滋润);润改(滋润涵养);润滋(滋润)
修饰,使有光彩
润,饰也。--《广雅》
必待明圣润色。--《汉书·终军传》
又如:润屋(装饰房屋);润正(润色纠正);润笔之绢(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);润改(润色修改)
使得到好处,扶助
泽加百姓,功润诸侯。--《汉书》
润<形>
潮湿
衣润费垆烟。--宋·周邦彦《满庭芳·风老莺雏》
又如:润肺爽口(痛快;酣畅);润浸(浸湿;浸透);润溽(湿润);润滋滋(润湿的样子)
细腻光滑
嵌岩窦穴,怪奇万状,色泽莹润,亦与它石迥异。--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又如:润气(光泽);润腻(光滑细腻;润泽细腻)
润<名>
雨。如:润气(水气)
恩惠。如:润泽(恩泽)
沾益,利益;财物。如:外润;利润;润利(犹获利);润槖(丰润口袋。谓收受贿赂)
润水。淮河支流。在今安徽省西北部。发源于临泉县,东南流至润河集入淮,今称润河
古州名
隋置。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
辽置。治海阳,故城在今秦皇岛市西北部
农<动>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林,从辰。古代森林遍野,如要进行农耕,必先伐木开荒,故从“林”;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,故从“辰”。小篆认为从晨,囟声。从“晨”,取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之意。本义:耕,耕种)同本义
农,耕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耕必作于晨,故从晨。
辟土植谷曰农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农,天下之大本也。--《汉书·文帝纪》
贫生于不足,不足生于不农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殴民而归之农。--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又如:农家子(村野耕作之人);农舆(耕作用的车);农战(从事农耕,以为攻战之本);农月(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)
通“努”。努力,勉力;x
小人农力以事其尚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
农<名>
农业
方今之务,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。--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又如:务农(从事农业生产);农田水利;农林牧;农末(农业和商业);农政(有关农业的政令、制度);农书(有关农业的书)
农民
士农工商,四民有业。--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
待农而食。--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又
农不出则乏。
又如:自耕农;小农(个体农民);老农;花农;菜农;果农;奶农
古代的田官
飨农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又如:农正(古官名。掌农事及农祈);农父(古官名。司徒的尊称);农师(古官名。掌农事)
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,九流中“农家”的简称
姓
农<形>
勤勉;;
耕者用力不农,有罪无赦。--《管子·大匡》
通“醲”。浓厚;
农用八政。--《书·洪范》。郑玄:“农读为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