遂<动>
(形声。从辵
同本义
遂,亡也。--《说文》
行,往
遂,往也。--《广雅·释诂一》
不能遂。--《易·大壮》
遂贤良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又如:遂行(通行;顺适地进行)
称心如意;使得到满足
他年如遂隐,五老是知音。--唐·李中碧《庐山》
王吉曰:长卿久宦游不遂,而来过我。--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又如:遂怀(遂愿);遂隐(满足隐遁的愿望);遂初(旧时辞去官职,实现隐退的本愿)
顺利地完成;成功
上无乏用,百事乃遂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四者无一遂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令遂前功。--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介子推之从晋公子,既反国而隐焉,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。--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又如:遂初(辞官归隐,达到原来的愿望);遂过(促成过失);遂志(实现志愿;满足愿望);遂事(成就事业;完成某事);遂功(成功。建立功业)
推荐或举荐。如:遂贤(荐举贤能之士);遂能(荐举贤能之士);遂良(荐举贤良之士);遂材(荐举才能之士);遂举(进举,进用)
通达
此其垦田,足以食其民;都邑遂路,足以处其民。--《商君书·箅地》
又如:遂达(通达)
表明。如:遂威(展示威力)
生长
禾稼春生,人必加功焉,故五谷得遂长。--《淮南子·修务》
又如:遂长(生长;成长);遂字(生长,成长)
养育。如:遂成(养成;成就);遂生(养生);遂滋(养育;滋养)
顺从,如意。如:天遂人愿;遂罪(顺受其罪);遂过(顺成过失;掩饰过失)
顺应;符合。如:不遂;遂非(顺着过错去做而不改悔);遂性(顺应本性)
决断
春秋之义亡遂事,汉家之法有矫制。--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
又如:遂事(决断事情);遂疑(决疑)
因循,拖拉。如:遂迷不悟(执迷不悟。坚持错误而不觉悟)
延续。如:遂哀(哀而不止)
坠落,往下沉。通“坠”
震遂泥。--《易·震》
其贼人多,故天祸之,使遂失其国家。--《墨子·法仪》
人有此三行,虽有大过,天其不遂乎。--《荀子·修身》
若是,则大事殆乎弛,小事殆乎遂。--《荀子·王制》
又如:遂失(坠失;废弛);遂亡(坠亡;废弛)
遂<名>
道路
使开阶立遂。--《春秋演孔圆》。宋均注:“道也。”
禽夫差于干遂。--《史记·苏秦传》。索隐:“遂者,道也。”
又如:遂路(道路)
射者穿的臂衣
袒决遂。--《仪礼》
田间排水的小沟
凡诒野,夫间有遂,遂上有径。--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
《注》:“遂,广深二尺”。又,遂人,周代官名,地官之属。
水道
迷者不问路,溺者不问遂(可以涉水而过的路);亡人好独。--《荀子·大略》
遂<副>
就;于是,。多用于书面语
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齐侯游于姑棼,遂田于贝丘。--《左传·庄公八年》
如不能守以终表,则遂取以来。--唐·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,贾于庆献谄于后,予羁縻不得还,国事遂不可收拾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又如:遂尔(于是;就);遂乃(于是,就);伤者经过包扎抢救,流血遂止;因天气恶劣,郊游计划遂告落空
竟然'
若遂不改,方思仆言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表示最后的结果,终于,到底;
曹操比于袁绍,则名微而众寡,然操遂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历险数次,遂达峰顶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尽;完全。如:遂夜(终夜)
遂<形>
顺利的;
可遂破也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小儿辈遂已破贼。
已成,终了
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--《论语》
久。如:遂古(往古,远古);遂往(以往的错误)
路〈名〉
(形声。从足,各声。本义:道路)
同本义
路,道也。--《说文》
路,途也。--《尔雅》
百夫有洫,洫上有途,千户有浍,浍上有道,万夫有川,川上有路。--《周礼·地官》。注:“途容乘车一轨,道容二轨,路容三轨。”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--屈原《离骚》
遵彼大路兮。--《诗·郑风·遵大路》
艮为径路。--《易·说卦》
遂迷,不复得路。--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又如:路奠(出殡时,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);路赆(友人相赠的路费);路引(行路的通行凭证);路歧(路歧人。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;贫贱的人);路次(路途,途中);路村(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);路票(通行证);路货(在运输途中的货物);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(要走远路,才知道马力的强弱;结交朋友长久,才知人心的善恶)
路程;行程;
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--陶潜《桃花源记》
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;
登仕路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忠谏之路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顾未有路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又如:路子(指门路)
通“辂”。车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。--《荀子·正论》
又如:路车(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);路马(古代天子、诸侯所乘路车的马)
君王居住的地方。如:路门(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);路寝(古代天子、诸侯的正厅);路殿(天子诸侯的正殿)
地区;方面;路线;;
甘宁等三路战船,纵横水面。--《三国演义》
又如:路塍(田埂)
比喻权位
夫子当路于齐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》
铁路;。如:路矿(铁路和矿山的合称);路员(铁路上的工作人员)
种类;类型;。如:路数(指类型)
宋元时行政区域名
都督诸路军马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烽火扬州路。--宋·辛弃疾《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又如:路分(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)
路〈动〉
经过;
路不周以左转兮,指西海以为期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通“露”。暴露;;
彼可诈者,怠慢者也,路亶者也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
通“露”。败坏;
国家乃路。--《管子·四时》
是率天下而路也。--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路〈形〉
通“露”。裸露。如:路数(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);路宿(露宿)
大。如:路弓(大弓);路台(高大的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