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<名>
(形声。从言,寺声。本义:诗歌)
同本义;;
诗言志,歌永言。--《书·舜典》
诗,志也。--《说文》
诗所以合意,歌所以咏诗也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教六师,曰风,曰赋,曰比,曰典,曰雅,曰颂。--《周礼·大师》。毛诗序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
临清流而赋诗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诗筒(装诗稿的竹筒);诗瓢(放诗稿的瓢勺);诗友(以诗词唱和的朋友);诗虎(作成诗句的灯谜);诗流(诗的流别系统);诗案(因诗获罪的案件);诗眼(诗句中最为工巧传神的一个字);诗债(指向他人乞诗或索和未及酬答);诗传(诗集);诗狱(因诗篇的内容为言官所检举而引发的文字狱)
指《诗经》。在古语中凡称“诗曰”、“诗云”都是指《诗经》
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无邪。--《论语·为政》
诗云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坐大厦之下而诵《诗》《书》,无奔走之劳矣。--明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又如:诗什(《诗经》以十篇为一单位,编为一卷,因乃名为一什);诗序(《诗经》的序);诗教(《诗经》的教化功能);诗传(《诗经》的注解)
诗人。如:诗公(对诗人的尊称);诗手(诗人);诗侣(诗友);诗囚(指苦吟诗人。因其诗境艰涩困苦,如被囚禁一般);诗奴(轻视下乘的诗家。好作诗或绝无佳篇);诗宗(对诗人的敬称词);诗翁(负有盛名而年岁已高的诗人);诗圣(有极高成就的诗人)
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。如:诗景(优美的景色);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诗
诗<动>
诵诗;作诗;赋诗歌颂
能造者其必诗,敢往者无不赋。--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
又如:诗功(作诗的功力);诗酒(做诗与饮酒);诗道(作诗的规律、主张和方法);诗牌(用以题诗的木板);诗怀(做诗怀念)
讯<动>
同本义
讯,问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字亦作询。汉宣帝名询。
讯之占梦。--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。传:“问也。”
多其讯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。注:“或为訾,按,訾犹咨也。”
执讯而与之书。--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通问之官。”
君尝讯臣矣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十年》。注:“上问下曰讯。”
以讯首或告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讯鞫论报。--《汉书·张汤传》。注:“考问也。”
卒从吏讯。--《汉书·邹阳传》。注:“谓鞠问也。”
乃讯申胥。--《国语·吴语》
昼夜搒讯。--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木讯者三人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讯定(审问判决);讯治(审问,处罚);讯责(审问罪状而加谴责)
询问;请教
广问讯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咸来问讯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泛讯之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你如今也讯听着,不管他根基富贵,只要模样儿配的上,就来告诉我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讯听(打听)
责问,诘问.;
歌以讯之。--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
讯予不顾。
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,按例赔偿。--清·俞正燮《癸已类稿》
又如:讯语(责问的言词);讯理(责问处理);讯让(又言词责告);讯语(责问)
问候'
绸缪结风徽,烟温吐芳讯。--《文选·谢瞻文》
又如:讯牍(问候的书信);讯尺(问候的尺牍);讯记(问候的书信)
施以讯杖;
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,诬以罪恶,捕系地牢,讯掠取服。--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大历四年》
又如:讯掠(拷打审问);讯疮(刑讯的创伤);讯考(拷问;刑讯)
讯<名>
消息;音信;
有客山中至,言传故人讯。--储光羲《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》
又如:通讯;电讯;死讯;音讯;闻讯;简讯;零讯;喜讯
信
行远疾速,而不可托讯者与?--《荀子》
又如:讯函(信函);讯报(文书信函);讯缄(信函)
警报。如:消防队闻讯赶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