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〈动〉
(形声。从羽,番声。本义:鸟飞)
同本义
青菰临水映,白鸟向山翻。--王维《辋川闲居》
又如:翻泊(或飞或止);翻翔(翻飞,飞翔);翻簸(飞驰)
翻转;翻腾;
波翻晓霞影。--李白《姑熟十咏》
又如:翻滚滚(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);翻海(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);翻雪(形容白浪翻滚);翻扑(翻腾)
反转,倾倒,变动位置
钿头银篦击节碎,白色罗裙翻酒污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。--《水浒传》
又如:翻席(吃完一席,再到他处吃另一席);翻台(嫖客在一妓院宴毕,再到另一妓院饮宴);翻手(翻转手掌。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)
推翻;改变。如:翻变(翻悔,变卦);翻异(事后改变主意);翻样(变换花样);翻盘(推翻承诺)
翻过;越过。如:翻墙(翻过墙壁)
回返。如:翻回(回返)
翻阅,披览;。如:翻披(翻阅,披览);翻撷(翻检)
翻译。如:翻经(翻译佛经);翻绎(犹推演)
反复研讨。如:翻空(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);翻思(反复思考)
谱写;改编;移植;;。如:翻梓(翻刻;翻印);翻謄(改作;抄写誊录);翻意(变换文意)
演唱;演奏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--宋·辛弃疾《破阵子》
又如:翻出(演奏)
数量成倍增加。如:翻一番(增加一倍)
翻脸;。如:翻面皮(翻脸);翻腔(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);翻口(改口,变卦)
翻〈副〉
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反而”、“却”
秦人半作燕地囚,胡马翻衔洛阳草。--唐·李白《猛虎行》
又如:翻调(反正)
身〈名〉
(象形。象人之形。本义:身躯的总称)
同本义
身,躬也。象人之形。--《说文》。按,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。
必有寝礼,长一身有半。--《论语·乡党》
人自项以下,踵以上,总谓之身。颈以下,股以上,亦谓之身。--王述之《经义述闻》
人百其身。--《诗·秦风·黄鸟》
身也者,亲之枝也。--《礼记·哀公问》
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身首离兮心不惩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青白在人间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项伯亦拔剑起舞,常以身翼蔽沛公,庄不得击。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又如:身边钱(随身带的钱);身品(身材);身伴(身旁);身边人(贴知伺候的奴婢,妾);身首分离(人的头和躯体分开。指被杀);身殃(谓身遭灾殃);身牖(身体的窗子,指耳朵);身无长物(比喻人的穷困)
物件的主体部分
枞,松叶柏身;桧,柏叶松身。--《尔雅·释木》
亥有二首六身。--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
又如:树身;河身
自己,自身;
免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远者数世,近者及身。--清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吾日三省吾身。--《论语·学而》
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?--唐·韩愈《原毁》
又如:身己(本身,指属于自己的事);身外(自己以外,自身之外);身愆(己身的过失)
生命,性命
国事至此,予不得爱身。--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又如:献身;奋不顾身;舍身救人
地位或身分
惟恐或后,竞以宗庙、社稷、身名、君宠,无不同于芋焉。--清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又如:身名俱泰(物质生活优裕,名望亦崇高);身地(出身地位)
毕生,一辈子
行之乎仁义之途,游之乎《诗》《书》之源,无迷其途,无绝其源,终吾身而已矣。--唐·韩愈《答李翊书》
又如:身后萧条(死后景况凄凉,没有遗下产业、钱财或子女)
身〈副〉
亲身,亲自
禹之王天下也,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又如:身历(亲身经历)
身〈动〉
怀孕;
大任有身,生此文王。--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。大任:周文王之母
且以汝之有身也,更恐不胜悲,故惟日日呼酒买醉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又如:身已(妇人怀孕);身怀六甲(即怀孕);身瑞(身孕)
体验
尧、舜性之也;汤、武身之也;五霸,假之也。--《孟子》
担当
中有贤子自为家督,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。--明·李贽《战国论》
担任
自奉天入,琯身中军先锋。--《新唐书》
身〈量〉
用于衣服。如:一身衣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