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<动>
(形声。从走,召声。本义:跃上;跳过,跃过)
同本义;
超,跳也。--《说文》
超乘者五百乘。--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。注:“巨踊上车也。”
超回志度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抽思》
超五岭兮嵯峨。--《楚辞·九思·伤时》
方投石超距。--《史记·白起王翦传》
挟泰山以超北海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超乘(跃登战车);超足(腾跃);超步(跨登;迈步);超次(超越等级升迁)
提拔;擢升
故莫敢超等逾官。--《管子·法禁》
又如:超拜(越级升授官职);超阶(指超级擢升的官职)
超过;胜过;x
超五帝侔三王者,必此法也。--《韩非子·五蠹》
又如:每亩超千斤;超俗(超越凡俗;出众)
超<形>
超脱,超凡
虽有荣观燕处超然。--《老子》。注:“超然远避而不处也。”
又如:超逸(超然脱俗,俊逸高雅)
美妙,高超。如:超妙(高超美妙)
远;遥远
平原忽兮路超远。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又如:超然(遥远的样子)
惆怅,若有所失
武侯超然不对。--《庄子·徐无鬼》
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--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又如:超忽(迷惘,怅然自失)
岳<名>
(会意。从山,从丘。古文字形,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,表示高山大岭。“嶽”字从山,狱声。本义:高大的山)
特指名山“五岳”或“四岳”
嶽,东岱、南霍、西华、北恒、中泰室,王者之所巡狩所至。从山,狱声。古文从山,象高形,今作岳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唐虞四岳,至《周礼·大宗伯》,始有五岳之名。
崧高维岳,骏极于天。--《诗·大雅·崧山》
即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又如:岳宗(五岳之中的嵩山);岳帝(东岳泰山之神、东岳大帝的简称);岳华(西岳华山);岳庙(五岳之神的庙宇。特指东岳庙)
高大的山
二女感于崇岳兮。--《思玄赋》。注:“山也。”
山岳潜形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岳阡(山上墓道);岳秀(山岳秀丽);岳峙(谓如高山耸立);岳神(山神);岳镇渊停(如山岳屹立,如渊水停滞,多形容人坚定沉着)
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'。如:岳老子(方言。岳父);岳翁(岳父)
岳〈名〉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