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<名>
(会意。本作“士”,是能独立任事的人,后加一横,表示在“士”之上,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,而帝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。后“帝”、“王”同步降职,帝成了人间的皇帝,而“王”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。本义:天子、君主)
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;
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。--《诗·小雅·北土》
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--《国语·周语上》
王,天下所归往也。董仲舒曰:“古之造文者,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。三者,天、地、人也;而参通之者,王也。”--《说文》
王,天子也。--《释名》
王,有天下曰王。帝与王一也。周衰,列国皆僭号自王。秦有天下,遂自尊为皇帝。汉有天下,因秦制称帝,封同姓为王,名始乱矣。--《六书故》
故百王之法不同。--《荀子·王霸》
制其守宰,不制其侯王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以王命聚之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王公(天子与诸侯;泛指达官贵人);王土(天子的土地);王士(天子的士民);王宇(天子的宫殿);王志(天子的意向);王车(王之车乘)
春秋时,楚、吴、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称“王”,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“王”
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。--《国语·越语上》
请勾践女女于王。
王好战,请以战喻。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又如:王人(国君);王女(古时封王者之女);王吏(天子或国君的官吏);王使(天子或王侯的使者);王政(国君的政令);王妃(侯王、太子之配偶;帝王之妾,位次于皇后)
从秦代开始,天子改称“皇帝”,“王”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,即诸侯王
赐号称王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王侯以下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西汉初,刘濞被封为吴王;韩信先被封为齐王,后改为楚王
朝廷。如:王庭,王廷(朝廷);王役,王徭(朝廷的徭役);王务(朝廷的公事);王机(朝廷的政事);王体(朝廷的大政方针)
王朝。如:王轨(王朝的秩序、制度);王制(王朝的制度);王灵(王朝的威德)
首领;同类中最突出者
王久不至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擒贼先擒王;乐器之王;拜他为王
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,
父之考为王父,父之妣为王母,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,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,曾祖王父之考,为高祖王父…。--《尔雅》
统治者,主宰者。如:王化(以仁义治天下的教化);王官(宗藩王府的小职官)
冠军。如:拳王
姓
强<名>
(形声。从虫,弘声。本义:米中小虫)
同本义
通“襁”。襁褓
成王少在强葆之中。--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强<形>
(通彊。弱的反义词)
弓有力;
彊,弓有力也。--《说文》
强,健也。--《广韵》
材官引彊。--《史记·绛侯世家》
强弩之末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又如:强弩(用机括发射的强弓)
强盛;势力大
不可谓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兵革之强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天下强国无过齐者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自胜者强。--《老子》
赵强而燕弱。--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以弱为强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少年强则国强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又如:强家(势力强盛的卿大夫);强雄(强盛);强寿(强盛而长久);强对(强大的对手);强元(以强大立足天下);强兵(强大的军队);强阵(强大的军队);强旅(强大的军队);强弱(强大与弱小)
强健;健壮,有力;
筋骨之强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以强壮出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刚健强力。--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
又如:强仕(四十岁。这年龄的人各方面已经成熟,正好出仕做官);身强力壮;强死(人尚壮健而死于非命)
刚强;坚决
四十曰强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强立而不反。--《礼记·学记》。注:“临事不惑也。”
彊而义。--《书·皋陶谟》。传:“无所屈挠也。”
彊忍不义。--《国语·楚语》
申生甚好仁而彊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:强果(坚强果敢);强执(坚强固执)
强横
凶强侠气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又如:强汗(强横勇猛);强戾(强横凶暴);强虐(强横暴虐);强狠(强横凶狠)
强暴
彊,暴也。--《尔雅》
侯彊侯以。--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
曾是彊御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又如:强俊(强暴而又才智出众);强虏(强暴的敌人);强塞(强暴固执);强鸷(强暴凶狠)
优越;好;
博闻强志。--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又如:强起(强如。胜过;比…更好);比他强;比昨天强;我们的劳动条件一年比一年强;博闻强记;强处
略多于…的
策勋十二转,赏赐千百强。--《木兰诗》
又如:三分之一强
强〈名〉
强有力的弓
挽弓当挽强。--杜甫《前出塞》
强者
弱固不可以敌强。--《孟子》
姓
强〈动〉
使强,加强;
其为食也,足以增气充虚,彊体适腹而已矣。--《墨子·辞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