丽<动>
通“罹”。遭遇;落入
鱼丽于罶。--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
丽水
县名。在浙江省南部,瓯江中游
丽<形>
(形声。从鹿,丽声。其字本作“丽”,后加“鹿”,成为形声字。鹿形丽声,鹿成对,并驾。本义:成群;结伴;成对)
成对。后作“俪”;
丽,两也。--《小尔雅·广言》
丽钩芒与骖蓐收兮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。师古曰:“丽,并驾也。”
丽马一圉。--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
良马五之。--《诗·鄘风·干旄》。孔颖达疏引三国魏·王肃曰:“夏后氏驾两谓之丽。”
自扬、马、张、蔡,崇盛丽辞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又如:丽限(指期限的上限与下限);丽偶(对偶);丽辞(对偶的辞句);丽泽(两个沼泽相连)
美丽,漂亮;
状貌甚丽。--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
妻子衣服丽都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天生丽质难自弃。--白居易《长恨歌》
长安水边多丽人。--杜甫《丽人行》
又如:壮丽(雄壮而美丽);秀丽(清秀美丽);丽象(美丽的景象);丽姝(亦称姝丽。美女);丽春园(又叫丽春院。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,后因以称妓院或艺妓、歌女的住处)
华丽,华靡;;
恶丽靡而不近,斥芬芳而不御。--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绮丽之艳说。--刘勰《文心雕龙》
又如:丽句(绮靡的文句);丽则(佳美而失法度);丽尔(华丽);丽谯(壮丽的高楼);丽靡(奢靡华丽)
通“厉”。猛烈
西北曰厉风。--《淮南子·地形》
丽<动>
结伴而行
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,街谈巷议,弹射臧否。--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
依附;附着;
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。--《易·离》
丽土之毛。--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:丽水(附着于水中);丽霄(附着在天空);丽紫(着上紫色)
施;加;
越兹丽刑。--《书·吕刑》
又如:丽兵(将武器施加于人)
依法执行。如:丽法(施行法律);丽徒(服刑的犯人)
射中
射麋丽龟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又如:丽龟(射中禽兽中心脊椎)
依托;
人无所丽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系;拴
君牵牲,…既入庙门,丽于碑。--《礼记·祭义》
通“罹”。遭遇;
鱼丽于罶。--《诗·小雅·鱼丽》
丽<名>
数,数目;
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。(不止十万。)--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冰<名>
(会意。从仌,从水。金文作“仌”。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,体积增大,表面上涨(上拱)形。《说文》:“冻也,象水凝之形”。小篆繁化,增加“水”变成。从“仌”从“水”的会意字,于是“仌”就专用作部首。本义:水冻结而成的固体)
同本义
冰,水坚也。--《说文》
履霜坚冰至。--《易·坤》
迨冰未泮。--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
冰者,阴之盛而水滞者也。--《汉书·五行志》
冰,水为之。--《荀子·劝学》
冰解而冻释。--《管子·五行》
公徒释甲,执冰而踞。--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
又如:冰扳(冰镇);冰麝(冰片与麝香);冰清水冷(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);冰前刮雪(喻雪上加霜之事);冰玉自信(自知冰清玉洁,并无苟且之事);冰轮(比喻月亮)
冰人,即媒人-;-。如:冰议(指嫁娶之事);冰语(媒人的话);冰斧(媒人);冰媒(媒人)
姓
冰<动>
结冰,冻结;
水始冰,地始冻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。如:把两瓶汽水冰一冰
使感到极冷
风月冰人别是乡。--杨万里《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》
又如:这水冰手
冰<形>
冷,凉。如:冰食(冷食);冰甃(指寒凉的水井);冰澈(寒凉清澈)
结晶成固体的,成结晶形的。如:冰糖
清白,晶莹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--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
又如:冰操(廉洁的操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