岱<名>
(形声。从山,代声。本义:泰山的别称。也叫“岱宗”、“岱岳”。)
同本义
岱,太山也。从山,代声。--《说文》。朱按,在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北。
河东岱。--《尔雅》。按,此言岱与华岳恒衡为五镇之一也。
则有九镇。又泰山为东岳。--《周礼·职方式》。按,此言岱与华霍恒嵩为五岳之长也。唐虞则言四岳,霍即衡山。
东方为岱宗者,言万物更相代于东方也。--《白虎通·巡狩》
太山王者告代之处,为五岳之宗,故曰岱宗。--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注
古树森齐,聒聒幽禽鸣远岱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岱斗(泰山、北斗);岱舆(传说中的海上仙山)
古国名。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
侣〈名〉
(形声。从人,吕声。本义:伴侣,同伴)同本义
命俦啸侣,或戏清流,或翔神渚。--曹植《洛神赋》
我来无伴侣,把酒对南山。--唐·韩愈《把酒》
故人念我寡徒侣,持用赠我比知音。--唐·韩愈《利剑》
以元侣悲。--清·林觉民《与妻书》
告其故侣。--清·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携来百侣曾游。--毛泽东《游泳》
又如:仙侣;僧侣(出家修行的佛教徒);侣俦(朋友)
侣〈动〉
结为伴侣;陪伴
侣鱼虾而友麋鹿。--苏轼《赤壁赋》
又如:侣行(结伴而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