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<形>
(会意兼形声。从日,从知,知亦声。“知”的后起字。本义:聪明,智力强)同本义;
然后智生于忧患。--《荀子》引《孟子》
甚智其子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不可谓智。--《墨子·公输》
智术浅短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少年智则国智。--清·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
又如:智赛隋何,机强陆贾(二人均为汉、楚时代智囊人物。意为聪明经顶,灵活异常);智数(才智;见识)
智<名>
智慧,智谋;
智,烛也。--《法言·脩身》
智,性也。--《韩非子·显学》
智者,心之府也。--《淮南子·俶真》
四时能变谓之智。--《管子》
凡人之智,能见已然,不能见将然。--贾谊《治安策》
又如:智着(智慧;知识);才智(智慧和才能);智刃(智慧之刃)
计谋;策略
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。--《淮南子·览冥》。注:“智故,巧诈也。”
又如:智计(计谋;智谋);智术(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、手段);智量(计策,计谋);智算(谋划,计算);智虑(智谋;谋划)
知识
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。知有所合谓之智。--《荀子》
智士。有智慧的人
语曰:“仁不轻绝,智不轻怨。”--《战国策》
又如:智地(智士集中之地)
春秋时晋国地名,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
姓
智<动>
通“知”。知道,认识
狗犬不智其名也。--《墨子·经说下》
而不智也。--《墨子·号令》
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。--《管子·法法》。王念孙云:“智与知同。”
绩<动>
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
绩,缉也。从糸,责声。--《说文》
不绩其麻。--《诗·陈风·东门之枌》
八月载绩。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。传:“载绩,丝事毕而麻事起矣。”
公父文伯退朝,朝母。其母方绩。--《国语·鲁语下》
又如:绩绪(搓麻线);绩女(纺织的女郎);绩火(夜晚纺织时用来照明的灯火);绩纺(泛指纺纱,绩麻诸事。即纺绩)
承继。如:绩绍(继承业绩)
绩<名>
成就;功业;
绩,功也,又,业也,又,事也,又,成也。字亦作勣。--《尔雅》
勣,功也。--《声类》
庶绩咸熙。--《书·尧典》
远绩禹功。--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按,迹也。
大奔曰败绩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
伯尊其无绩乎。--《谷梁传·成公五年》
男女效绩。--《国语·鲁语》
维禹之绩。--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又如:绩用(绩效,功用);绩迒(功效,工作的成绩);绩阀(功绩。书功状以榜门叫阀);绩谋(功勋与智谋)
下裳
赐皮弁素绩。--《汉书》。颜师古注:素绩,谓素裳也。朱衣而素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