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<动>
同本义(把断了的丝接续上);
继,续也。--《说文》
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--《易·象传》。注:“谓不绝也。”
折琼枝以继佩。--《楚辞·离骚》
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。--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先后相继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学即继以问。--清·刘开《问说》
又如:继继(前后相继,接续不断);继踪(继续前人所做的事);继踵(步履前后相接。指相传不绝);继志(继续前辈的志意)
继承;
今夫封建者,继世而理。--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继吾志事。--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九族无可继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继世(儿继承父的地位);继轨(承继祖业);继体(继承王位);继绪(继承祖业;传祚无穷)
接济。如:继褰(接济缩减)
通过正式合法手续,将别人孩子自愿地代替或作为自己的孩子。如:继子
随后;跟着
宾继主君。--《周礼·司仪》
瑜等率轻锐继其后。--《资治通鉴》
又如:继而
通“系”。挂,拴缚;系念;
言“以”者,见行遂意也。见继重在遂。--《公羊传·宣公元年》何休注
又如:继念(系念);继绊(系绊,束缚牵制);继缠(系缠,纠缠)
继<名>
子孙后代
有无肠之国无继子。--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
赵主之子孙侯者,其继有在者乎?--《战国策》
后援;;
围之不继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线<名>
(形声。从糸,戔声。本义: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)
同本义;
线,缕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古文从糸,泉声。
中国不绝如线。--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
爱惜起东西来,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。--《红楼梦》
又如:线儿提的(提线木偶。借指酒后失态,步法踉跄);毛线;丝线;缝纫线
细长如线的东西.-
天云一线。--清·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又如:线溜(细长的山水)
线索
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,假装济夷办艇,作为内应。--清·林则徐《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》
又如:线上的(同行);明线;内线;暗线
金属线。如:导线;天线;火线;地线;电线
几何学名词;。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。有直线和曲线两种。如:实线;虚线;曲线;直线
记录边界、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;
唐人线画,流动如生。--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李桦》
又如:边线;中线;水线;防线;警戒线
铁路线,铁路的路轨或路基。如:京广线;专线;各干线;支线
辐射线。如:光线;紫外线;红外线;宇宙线;射线
线<动>
通“骟”。阉割。如:线鸡(阉鸡。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)
线<量>
用于抽象事物;。如:一线希望;一线光明;一线儿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