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<动>
(形声。本义: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)
同本义
激,水碍袤疾波也。--《说文》
激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--《孟子》
激水之疾,至于漂石者,势也。--《孙子·势》
泉水激石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又如:激激(急流声;水势湍急的样子);激浪(怒涛);激射(喷射,冲击)
鼓动人心,使有所感发x
激而发之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激于义而死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激众愤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激烦(麻烦);激作(振奋激励);激拔(激励提拔);激奖(激励劝勉);激聒(嘟囔);激激聒聒(嘟嘟囔囔)
抑制。如:激贪(抑制贪婪);激贪厉俗(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)
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。如:他被雨水激着了
快速变冷。如:把西瓜放在冷水里激一激
激<形>
迅疾;猛烈;;
比如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,其势激也。--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
又如:激水(湍急的水流);激矢(急飞的箭);激合(迅速集合);激迫(急迫);激辞(激烈的言辞)
高亢;激昂;;
振声激扬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又如:激卬(振奋昂扬);激楚(声音高亢凄凉;又为古代歌曲名);激抗(高亢);激壮(激昂雄壮);激宕(激越跌荡)
韵<名>
(形声。从音,员(匀)声。本义:和谐悦耳的声音)
同本义
余韵徐歇。--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短笛无声,寒砧不韵。--《西游记》
又如:韵悠悠(声音悠扬)
归本于喉的音。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。如:韵符(标注韵母的符号)
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。如:韵牌匣子(近体诗所用之诗韵,即平水韵。将韵字做成小牌,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)
气韵;风度;。如:韵度(风韵态度)
韵<形>
风韵雅致。如:韵人(有才华的文人雅士)
美,标致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