兆<名>
(象形。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。本义:卜兆,龟甲烧后的裂纹)
同本义()
兆卜,灼龟拆也。--兆,古文兆卜省。--《说文》
掌三兆卜之法。--《周礼·大卜》
不占卦兆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卜之龟,卦兆得大横。--《史记》
又如:兆象(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);兆文(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);兆卦(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);兆梦(占梦,圆梦)
征兆,预兆
相阴阳,占祲兆。--《荀子》
其兆既成,已在宫中。--《新唐书》
又如:兆相(预先显示的迹象);兆见(征召显现)
人民;百姓
行不群以颠越兮,又众兆之所仇。--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
又如:兆民(古称太子之民,后泛指众民,百姓。又称“兆人”、“兆姓”、“兆萌”、“兆蒙”、“兆庶”、“兆众”、“兆黎”、“兆灵”)
数词。一百万;极言众多
岂天地之大,于兆人万姓之中,独私其一人一姓乎。--明·黄宗羲《原君》
又如:兆物(兆类。万物);兆亿(数词。极言众多。又指民众);兆古(太古,远古)
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。如:兆日(设置祀日神坛);兆位(四郊祭坛的处所);兆祀(设坛祭祀);兆守(监守祭坛的职司)
墓地,埋葬死人之处
无入子兆。--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
兆五帝于四郊。--《周礼·春官·小宗伯》
吾力能改葬,当葬汝于先人之兆。--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又如:兆域(墓地四周的疆界。亦以称“墓地”)
姓
兆<动>
预示;显现;。如:瑞雪兆丰年
开始
能布其德,而兆其谋。--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恂<动>
(形声。从心,旬声。本义:相信,信任)
同本义
恂,信心也。--《说文》
恂,信也。--《方言一》
为下国恂蒙。--《大戴礼记·卫将军文子》
且恂士师之言可也。--《列子·周穆王》
诚信
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。--《书·立政》
恂<形>
恐惧
木处则惴慄恂惧。--《庄子·齐物论》
又如:恂慄(恐惧战慄);恂惧(恐惧)
严肃恭谨
恂恂如也。--《论语》
恂,栗也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字或作峻。言其容貌严栗也。”
参为人矜严,好修容仪,进退恂恂。--《汉书·冯参传》
又如:恂恂自下(谦虚有礼,不以地位之高而自居);恂实(恭顺朴实);恂谨(恭顺谨慎)
畅通
思虑恂达,耳目聪明。--《庄子》
又如:恂达(通达)
恂<副>
的确;确实
为下国恂蒙。--《大戴礼记》
恂恂
小心谨慎的样子
吾恂恂而起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