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<形>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披长发之形,以具体表抽象,表示长短的“长”。本义:两点距离大)
同本义。与“短”相对
巽为长,为高。--《易·说卦》
顺彼长道。--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道阻且长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长毂九百。--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布帛长短同。--《孟子》
长三尺。--《仪礼·士冠礼》
长丈二尺。--《周礼·凌人》注
长一身有半。--《论语》
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个长。--唐·李白《秋浦歌》
又如:狭长(窄而长);长铗(剑的一种。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,短的叫短铗)
时间久;
长,久也。--《广雅》
未尝闻社稷之长利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义有长短大小。--《礼记·表记》
举手长劳劳,二情同依依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长宵(漫长的夜);长律(长的音律)
遥远
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。--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
酒困路长惟欲睡。--宋·苏轼《浣溪沙》
又如:长解(远距离解送犯人;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)
高;高大
今日被驱遣,小姑如我长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又如:长林(高大的树林);长壮(高大而强壮)
优;是;正确;;。如:长才(突出的才能);长技(专长;特长);长材(优良的木材。也指才能优越的人)
深长。如:气味长
深厚。如:恩情长
长<名>
长度
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。--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又如:身长;桥长1000米;波长
长处
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取长补短;扬长避短;一技之长,学有所长;特长
姓
长<副>
长久;永远
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--《乐府诗集·上邪》
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!--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又如:长川(经常;长久);长流(长久,永远)
长长地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--屈原《离骚》
经常;
茅檐长扫净无苔。--王安石《题湖阴先生壁》
直直地
府吏长跪告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顺利迅速地
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。--陈寿《三国志》
长<形>
老,年高
长,老也。--《广雅》
不挟长。--《孟子》。注:“年长也。”
子之年长矣,而色若孺子,何也?--《庄子》
长者虽有问,役夫敢申恨?--杜甫《兵车行》
齐侯长矣。--《国语》
又如:长艾(老年);长没(年老而死)
年长,年龄较大;
长子灿七岁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弟辈衣食自足,不消兄长挂念。--《醒世恒言》
又如:长君(年长的君主);长德(年长而有德);长贤(年长而贤明);长主(年长的君主);长宾(年长的宾客);长年(年龄较大);长郎(尊称他人的长子)
成年的,幼之反,成人曰长-
问国君之年,长,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;幼,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。--《礼记》
又如:长殇(古代男子未冠,女子未而死都称殇)
排行第一
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。--《木兰诗》
始皇有二十八子,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,上使监兵上郡。--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又如:长弟(先后。先生为长,后生为弟);长庶(庶长子。妾生的长子);长嫡(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);长杰(超群出众);长妾(妾中先有子者);长公主(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)
辈分大;居高位者
万夫之长。--《吕氏春秋·谕大》
吏六百石以上,皆长吏也。--《汉书·景帝纪》
又如:长吏(官吏中俸禄高、职位尊的人);长雄(领袖人物。即“雄长”);长爵(高的爵位)
长<动>
生长;成长;;
草木遂长。--《庄子·马蹄》
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。--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求木之长者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初长足时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一旦长成。--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长俊(长进;进步);长成(长大成人);长立(长大自立);长牙;长毛;长肉;长胖
抚育;使…成长
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,拊我畜我,长我育我。--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
又如:长养(抚育培养);长育(养育)
滋长,助长,增长
而长寇仇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废奢长俭。--《汉书·杜钦传》
日日以长。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又如:长托(滋补身体);长美(增长美德);长傲(滋长傲气);长益(促进,增益);长消(消长,盛衰);长知识;此风不可长
崇尚
今汉家承周秦之敝,宜抑文尚质,废奢长俭,表实去伪。--《汉书·杜钦传》
做长官;为首领
子无敢食我也。天地使我长百兽,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。--《战国策》
升高(多指水位或物价)。后作“涨”。如:长成(小孩长得高);长价;水长船高
长<名>
首领;君长;领袖;各种组织的位高者;
世为长侯,守殷常祀。--《吕氏春秋》
又如:科长;处长;长夫(码头搬运工的工头);长家(一家之长);长卿(六卿之长);长侯(诸侯之长)
年纪较大的人
长先而少从。--《庄子》
又如:长少(年长者与年少者)
姓
作<名>
作坊,手工业工场
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,…而礼径至所作,不复重奏,称诏罢民。--《三国志·魏志》
又如:作房(作坊);作分(作坊);木工作;油漆作;洗衣作
作坊
手工业工场
作<动>
(会意。从人,从乍。人突然站起为作。甲骨文字形,象衣领初作的形状。本义:人起身)
同本义
作,起也。--《说文》
明两作。--《易·离》
作其即位。--《书·无逸》
与子偕作。--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或作而行之。--《考工记》
凡作民。--《周礼·士师》
三献作止爵。--《仪礼·特牲礼》
后圣有作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
而后作焉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
舍瑟而作。--《论语·先进》
客作而辞。--《礼记·少仪》
如日出时,眠者皆作。--宋·苏轼《画佛赞》
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。--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作止(作息;起居)
起来;开始工作;;
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--《乐府诗集》
蚤作而夜思。--唐·柳宗元《送董邵南序》
往来种作。--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春寒。--唐·李白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
又如:作力(出力;使力);作本(务农);作苦(耕作辛苦);作一(劳动专一);作牧(畜牧,放牧);作剧(劳作勤苦);作劳(劳作,劳动);作甚(做什么)
产生,兴起
包牺氏没,神农氏作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周秦之际,诸子并作。--《论衡》
由汤至于武丁,贤圣之君六七作。--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。
天油然作云。--《孟子》
坚冰作于履霜,寻木起于蘖栽。--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
浓雾半作半止。--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又如:作兴(兴起);作师(兴兴);作病(发生疾病,致病);作见(出现;显现);作逆(作乱,造反);作贼(造反);作缘(发生瓜葛、联系)
做;创制;制作;从事某种活动;
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--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遂乃研核阴阳,妙尽璇机之正,作浑天仪。--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作结绳而为罔罟。--《易·系辞下》
为楚王作剑。--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吾为楚王作剑。
汝父为楚王作剑。
作二铁板。--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又如:作茶(制茶);作治(制作。亦指制造的成品);作黍(做黍米饭);作烦(制造麻烦,添麻烦);作衅(制造事端);作景(为难,作梗);作对头(与人为敌、为难)
纤纤作细步。--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生人作死别。
故作不浪计。
作推敲之势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写作,创作
屈平之作《离骚》,盖自怨生也。--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
仲尼卮而作《春秋》。--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登高作赋,是所望于群公。--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时而作--唐·白居易
《与元九书》
作敲字佳矣。--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
自是指物作诗立就。--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令作诗。
属予作文以记之。--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又如:作古作故(不依旧规,自创先例);作述(创作传述)
振作
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一鼓作气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又如:作气(振作勇气);作强(产生强劲之力)
假装,装出。如:作面子(装点面子);作乔(装假,装模做样);作筏子(做样子);作张作致(装模作样);作轨(作为规范);作喜(变作笑脸,露出喜色)
充当
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--《论语》
又如:做冰(做媒人);作霖(充作救旱之雨。后指降甘霖或下雨);作小(做小。与人为妾);作眼(做眼线);作甘(做救旱甘霖)
当作
青春作伴好还乡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老大嫁作商人妇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有风既作飘飖之态。--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又如:作傍(当作靠山;作依托);作外(当作外文,见外);作做(当作,算作)
建筑
将有作。--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作亭者谁。--宋·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又如:作邑(建筑都城);作洛(另建新都);作土(积土堆垒以御敌)
发出音响,演奏
乐将作。--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又如:作倡(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);作健(成为强者。谓奋发称雄)
生出,长出来;
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--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又如:作花(长出花蕾;开花);作谷(田里生长着的谷物);作肉(方言。长肉)
培育,造就
亦惟助宅天命,作新民。--《书·康诰》
又如:作育(造就培养);作新(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);作养(培养,培育);作诲(教诲,训导)
担任
伯禹作司空。--《书·舜典》
又如:作县(当县官);作吏(担任官职);作宾(担任太子宾客职务);作游(谓游幕。指到各地做幕僚);作邑(当县令)
发生,发作;
冻风时作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作则飞沙走砾。
此疫作也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发出,放射;
泠泠作响。--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振奋作声。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有作其芒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百千齐作。--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发动;
一夫作难而匕庙隳。--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像;似(唐宋时期出现的);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--宋·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通“诅”(鍺??)。咒诅;
侯作侯祝。--《诗·大雅·荡》
下作之地,上作之天。--《管子·轻重己》。俞樾云:“两作字读为诅,古字通用。”
作<名>
作品;文章
临摹旧作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理想派之作。
又如:遗作;译作;新作
事情,事业
利用为大作。--《易·益》
毋以小谋败大作。--《礼记·缁衣》
措施;办法
作有利于时,制有便于物者,可为也。--《后汉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