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<名>
年(唐虞时代用于年名)
夏曰岁,商曰祀,周曰年,唐虞曰载。--《尔雅·释天》
朕在位七十载。--《书·尧典》
汉兴,至孝文四十有余载。--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
又如:载祀(年)
载<动>
记载,写在一定的册页里,有郑重的色彩;
夫有勋而不废,有绩而载。--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
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--萧统《文选序》
又如:登载(新闻、文章等在报刊上印出);刊载(在报纸刊物上登载);记载(把事情写下来);附载(附带记录);转载(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);连载(连续刊载);载列(记载)
描绘
成功遂事,莫知其状,图弗能载,名弗能举。--《鶡冠子》
载<动>
(形声。本义:乘坐)
同本义
载,乘也。--《说文》
载鬼一车。--《易·暌》
命彼后车,谓之载之。--《诗·小雅·縣蛮》
陆行载车,水行载舟。--《史记》
宁可共载不。--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上载公子上坐。--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载以来。--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又如:搭载;载舟(乘船);载车(乘车)
用车船装运;;
大车以载,有攸往,无咎。--《易·大有》
多载资粮。--《资治通鉴》
载燥荻枯柴。
载卷契而行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黔无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--柳宗元《三戒》
又如:载客;载货;过载(超载;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);装载(用运输工具装);载送(以车运送)
承载;负担
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。--《荀子》
又如:载地(承载大地);载福(承受福祉);载舟覆舟(以民心向背喻水,帝王为舟,水可载舟覆舟,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)
担任,担负
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。--《韩非子》
又如:载负(担负,承受)
施行
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。--《管子·形势》
陈设
清酒既载,骍牡既备,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--《诗·大雅》
又如:载牲(陈设牺牲,准备祭祀)
处;登
身宠而载高位,家温而食厚禄。--汉·董仲舒《举贤良对策三》
祭祀
癸卯,大哭殇祀而载。--《穆天子传》
又如:载璧(祭祀时所用的璧玉);载社(祭祀社庙)
开始
春日载阳。--《诗·豳风》
东园之树,枝条载荣。--晋·陶潜《停云》
装饰
载以银锡。--《淮南子》
词缀。嵌在动词前边
载欣载奔。--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又如:载歌载舞
充满道路;
厥声载路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号泣载道。--《明史》
又如:载路(满路);载途(满路);载地(充满大地);载欢(充满欢乐)
载<名>
车、船等交通工具,,.
予乘四载,随山刊木。--《书·益稷》
所装运的物件
若乘舟,汝弗济,臭厥载。--《书·盘庚》
又如:重载;装载
事;事业;;
有能奋庸,熙帝之载。--《书·舜典》
载<连>
又,且
巩顿首载拜。--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
又如:载拜(再拜)
载<量>
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
稽麦百载,天子使祭父受之。--《穆天子传》
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。四十两为一载
度用手,量用箩,以四十两为一载。论两不论斤。--明·朱孟震《西南夷风土记》
海〈名〉
(形声。从水,每声。本义:大海,海洋)
百川会聚之处。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;
海,天池也。以纳百川者。从水,每声。--《说文》。按,海势圆,就地心也。海味咸,湿热之气蒸也。海气绿,穹苍之映,云雾不能隔也。
祖天地之左海也。--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。注:“海水之委也。”
孙叔敖举于海。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前途似海。--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半壁见海日。--唐·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又如:近海(靠近陆地的海域);沿海(靠海的一带);海岳(大海和山岳);海藏(大海。藏:海的总汇)
海水
煮海为盐。--《汉书·晁错传》
又如:海老(海水枯竭);海望(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)
大湖或大池。如:洱海;里海;咸海;北海
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,故用以指僻远地区
九夷、八狄、七戎、六蛮谓之四海。--《尔雅·释地》
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、校人四海山川注:四海犹四方也。--《周礼·调人》
又如:海北(泛指僻远的北方);海夷(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);海土(海内的土地);海方(犹四海。极言广远之地)
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
较大的器皿。如:银海;墨海
大口,大嘴巴
面皮微白,海下无须。此人就是赛叔和李怀春。--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
海〈形〉
很多的;
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。--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
又如:那年闹霍乱,死的人海啦!东西海着哩,管你们酒足饭饱
大的x;;。如:海碗;夸下海口;海灯(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);海骂(大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