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<动>
奉送礼物表示庆祝
贺,以礼相奉庆也。--《说文》
不然,则重币帛,以贺其福而吊其凶。--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
受天之祜,四方来贺。--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
叔向贺之。--《国语·晋语》
是以贺。
何贺之有。
人皆贺之。--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又如:贺敬(贺礼);贺吊往还(庆贺吊唁往来应酬);贺冬(庆祝冬至节);贺厦(庆祝大厦落成)
嘉奖;犒劳;
今文余一人贺之。--《仪礼·觐礼》
又如:贺彩(奖品);贺功(庆功);贺军(犒劳将士);贺酒(表示庆贺的酒宴)
赞许;附和。如:贺曰(赞许地说);齐贺(齐声附和);赞贺(赞许)
增加,增益;
贺之结于后。--《仪礼·士丧礼》
又如:贺人(增加人员)
贺<名>
锡的别名。因古时以临贺(今广西贺县)出的锡最出名,因而称锡为贺
时珍曰:“…方术家谓之贺,盖锡以临贺出者为美也。”--《本草纲目》
姓。如:贺拔(复姓);贺若(复姓)
昭<形>
(形声。从日,召声。本义:明亮)
同本义
昭,日明也。--《说文》
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。--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
青春受谢,白日昭只。--《楚辞·大招》
又如:昭式(光明的法度);昭列(光明);昭衍(光明广布);昭亮(明亮);昭美(光明美好)
彰明,显著;
所以昭炯戒。--清·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昭升(显著地升闻);昭名(显著的声名);昭灼(明显;显著);昭明(显明;显著);昭速(明显地招引)
昭<名>
光;亮光
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。--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
又如:昭回(晨辰光耀回转);昭耀(光耀);昭晳(光亮)
古时宗法制度,宗庙次序,始祖居中,二世、四世、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,称“昭”;三世、五世、七世,位于右方,称“穆”。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
姓
昭<动>
显扬;显示
昭陛下圣明。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又如:昭畅(大大发扬);昭文(显扬文采);昭武(显扬武威)“炤”